第三十四回 一纸兴亡看覆鹿 千年灰劫付冥鸿
2019-10-07 22:17:30 作者:金庸 来源:金庸作品集新修版 评论:0 点击:
散朝之后,王公大臣纷纷道贺。索额图与他交情与众不同,特到子爵府叙话,见他有些意兴阑珊,说道:“兄弟,去长白山祭天,当然不是怎么的肥缺,比之到云南去敲平西王府的竹杠,那是天差地远了,也难怪你没什么兴致。”
韦小宝道:“不瞒大哥说,兄弟是南方人,一向就最怕冷,一想到关外冰天雪地,这会儿已经冷得发抖,今儿晚非烧旺了火炉,好好来烤一下不可。”
索额图哈哈大笑,安慰道:“那倒不用担心,我回头送一件火貂大氅来,给兄弟御寒。暖轿之中加几只炭盆,就不怎么冷了。兄弟,派差到关外,生发还是有的。”
韦小宝道:“原来这辽东冻脱了人鼻子的地方,也能发财,倒要向大哥请教。”索额图道:“我们辽东地方,有三件宝贝……”韦小宝道:“好啊,有三件宝贝,取得一件来,也就花差花差了。”索额图笑道:“我们辽东有一句话,兄弟听见过没有?那叫做‘关东有三宝,人参貂皮乌拉草’。”韦小宝道:“这倒没听见过。人参和貂皮,都是贵重的物事。那乌拉草,又是什么宝贝了?”索额图道:“那乌拉草是苦哈哈的宝贝。关东一到冬季,天寒地冻,穷人穿不起貂皮,坐不起暖轿,倘若冻掉了一双脚,有谁给韦兄弟来抬轿子啊?乌拉草关东遍地都是,只要拉得一把来晒干了,捣得稀烂,塞在鞋子里,那就暖和得紧。”
韦小宝道:“原来如此。乌拉草这一宝,咱们是用不着的。人参却不妨挑他几十担,貂皮也提他几千张回来,像索大哥这般至爱亲朋,也可分分。”索额图哈哈大笑。
正说话间,亲兵来报,说是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来拜。韦小宝登时想起那日郑克塽说过的话来,说他是武夷派高手,曾教过郑克塽武功,后来投降了大清的,不禁脸上变色,心想这姓施的莫非受郑克塽之托,来跟自己为难,冯锡范如此凶悍厉害,这姓施的也决非什么好相与,对亲兵道:“他来干什么?我不要见。”那亲兵答应了,出去辞客。韦小宝兀自不放心,向另一名亲兵道:“快传阿三、阿六两人来。”阿三、阿六是胖头陀和陆高轩的假名。
索额图笑道:“施靖海跟韦兄弟的交情怎样?”韦小宝心神不定,问道:“施……施靖什么?”索额图道:“施提督爵封靖海将军,韦兄弟跟他不熟吗?”韦小宝摇头道:“从来没见过。”
说话间胖头陀和陆高轩二人到来,站在身后。韦小宝有这两大高手相护,略觉放心。
亲兵回进内厅,捧着一只盘子,说道:“施将军送给子爵大人的礼物。”韦小宝见盘中放着一只开了盖的锦盒,盒里是一只白玉碗,碗中刻着几行字。玉碗纯净温润,玉质极佳,刻工也甚精致,心想:“他送礼给我,那么不是来对付我了,但也不可不防。”
索额图笑道:“这份礼可不轻哪,老施花的心血也真不小。”韦小宝问道:“怎么?”索额图道:“玉碗中刻了你老弟的名讳,还有‘加官晋爵’四字,下面刻着‘眷晚生施琅敬赠’。”韦小宝沉吟道:“这人跟我素不相识,如此客气,定然不怀好意。”
索额图笑道:“老施的用意,那是再明白不过的。他一心一意要打台湾,为父母妻儿报仇。这些年来老缠着我们,要我们向皇上进言,为了这件事,花的银子没二十万,也有十五万了。他知道兄弟是皇上驾前的第一位大红人,自然要来钻这门路。”
韦小宝心中一宽,说道:“原来如此。他为什么非打台湾不可?”
索额图道:“老施本来是郑成功部下大将,后来郑成功疑心他要反,要拿他,却给他逃走了,郑成功气不过,将他的父母妻儿都……”说着右掌向左挥动,作个杀头的姿势,又道:“他要打台湾,报仇是私心,其实也有一份为国为民之心。他曾对我说,台湾孤悬海外,曾给红毛国鬼子占去,杀了岛上不少居民,好容易郑成功率兵赶走红毛鬼子,为我汉人百姓出了口气。郑氏子孙昏庸无能,占得台湾久了,迟早又会给外国鬼子占去,我大清该当先去占了来,统一版图,建万年不拔之基。他这番用心,倒是公忠为国,值得嘉许。这人打水战是有一手的,降了大清之后,曾跟郑成功打过一仗,居然将郑成功打败了。”
韦小宝伸伸舌头,说道:“连郑成功这样的英雄豪杰,也在他手下吃过败仗,这人倒不可不见。”对亲兵道:“施将军倘若没走,跟他说,我这就出去。”向索额图道:“大哥,咱们一起去见他吧。”他虽有胖陆二人保护,对这施琅总是心存畏惧。索额图是朝中一品大臣,有他在旁,谅来施琅不敢贸然动粗。索额图笑着点头,两人携手走进大厅。
施琅坐在最下首一张椅上,听到靴声,便即站起,见两人从内堂出来,当即抢上几步,躬身请安,朗声道:“索大人,韦大人,卑职施琅参见。”韦小宝拱手还礼,笑道:“不敢当。你是将军,我只是个小小都统,怎地行起这个礼来?请坐,请坐,大家别客气。”
施琅恭恭敬敬地道:“韦大人如此谦下,令人好生佩服。韦大人是一等子爵,爵位比卑职高得多,何况韦大人少年早发,封公封侯,那是指日之间的事,不出十年,韦大人必定封王。”韦小宝哈哈大笑,说道:“倘若真有这一日,那要多谢你的金口了。”
索额图笑道:“老施,在北京这几年,可学会了油嘴滑舌啦,再不像初来北京之时,动不动就得罪人。”施琅道:“卑职是粗鲁武夫,不懂规矩,全仗各位大人大量包涵,现下卑职已痛改前非。”索额图笑道:“你什么都学乖了,居然知道韦大人是皇上驾前第一位红官儿,走他的门路,可胜于去求恳十位百位王公大臣。”
施琅恭恭敬敬地向两人请了个安,说道:“全仗二位大人栽培,卑职永感恩德。”
韦小宝打量施琅,见他五十左右年纪,筋骨结实,目光炯炯,甚是英悍,但容颜憔悴,颇有风尘之色,说道:“施将军给我那只玉碗,可名贵得很了,就只一桩不好。”施琅颇为惶恐,站起身来,说道:“卑职糊涂,不知那只玉碗中有什么岔子,请大人指点。”韦小宝笑道:“岔子是没有,就是太过名贵,吃饭的时候捧在手里,有些战战兢兢,生怕一个不小心,打碎了饭碗,哈哈,哈哈。”索额图哈哈大笑。施琅陪着干笑了几声。
韦小宝问道:“施将军几时来北京的?”施琅道:“卑职到北京来,已整整三年了。”韦小宝奇道:“施将军是福建水师提督,不去福建带兵,却在北京玩儿,那为什么?啊,我知道啦,施将军定是在北京堂子里有了相好的姐儿,不舍得回去了。”
施琅道:“韦大人取笑了。皇上召卑职来京,垂询平台湾的方略,卑职说话糊涂,应对失旨,皇上一直没吩咐下来。卑职在京,是恭候皇上旨意。”
韦小宝心想:“小皇帝十分精明,他心中所想的大事,除了削平三藩,就是如何攻取台湾。你说话就算不中听,只要当真有办法,皇上必可原谅,此中一定另有原因。”想到索额图先前的说话,又想:“这人立过不少功劳,想是十分骄傲,皇上召他来京,他就什么都不卖账,一定得罪了不少权要,以致许多人故意跟他为难。”笑道:“皇上英明之极,要施将军在京候旨,定有深意。你也不用心急,时辰未到,着急也是无用。”
施琅站起身来,说道:“今日得蒙韦大人指点,茅塞顿开。卑职这三年来,一直心中惶恐,只怕是忤犯了皇上,原来皇上另有深意,卑职这就安心得多了。韦大人这番开导,真是恩德无量。卑职今日回去,饭也吃得下了,睡也睡得着了。”
韦小宝善于拍马,对别人的谄谀也不会当真,但听人奉承,毕竟开心,说道:“皇上曾说,一个人太骄傲了,就不中用,须得挫一下他的骄气。别说皇上没降你的官,就算充你的军,将你打入天牢,那也是栽培你的一番美意啊。”施琅连声称是,不禁掌心出汗。
索额图捋了捋胡子,说道:“是啊,韦爵爷说得再对也没有了。玉不琢,不成器,你这只玉碗若不是又车又磨,只是一块粗糙石头,有什么用?”施琅应道:“是,是。”
韦小宝道:“施将军,请坐。听说你从前在郑成功部下,为了什么事跟他闹翻的啊?”施琅道:“回大人的话:卑职本来是郑成功之父郑芝龙的部下,后来拨归郑成功统属。郑成功称兵造反,卑职见事不明,糊里糊涂的,也就跟着统帅办事。”韦小宝道:“嗯,你反清复……”他本想说“你反清复明,原也是应当的”,他平时跟天地会的弟兄们在一起,说顺了口,险些儿漏了出来,幸好及时缩住,忙道:“后来怎样?”
施琅道:“那一年郑成功在福建打仗,他的根本之地是在厦门,大清兵忽施奇袭,攻克了厦门。郑成功进退无路,十分狼狈。卑职罪该万死,不明白该当效忠王师,竟带兵又将厦门从大清兵手中夺了过去。”韦小宝道:“你这可给郑成功立了一件大功啊。”施琅道:“当时郑成功也升了卑职的官,赏赐了不少东西,可是后来为了一件小事,却闹翻了。”韦小宝问道:“那是什么事?”
施琅道:“卑职属下有一名小校,卑职派他去打探军情。不料这人又怕死又偷懒,出去在荒山里睡了几天,就回来胡说八道一番。我听他说得不大对头,仔细一问,查明了真相,就吩咐关了起来,第二天斩首。不料这小校狡猾得紧,半夜里逃了出去,逃到郑成功府中,向郑成功的夫人董夫人哭诉。董夫人心肠软,派人向我说情,要我饶了这小校,说什么用人之际,不可擅杀部属,以免士卒寒心。”
韦小宝听他说到董夫人,想起陈近南的话来,这董夫人喜欢次孙克塽,几次三番要改立他为世子,不由得怒气勃发,骂道:“这老婊子,军中之事,她妇道人家懂得什么?他奶奶的,天下大事,就败在这种老婊子手里。部将犯了军法倘若不斩,人人都犯军法了,那还能带兵打仗么?这老婊子糊涂透顶,就知道喜欢小白脸。”
施琅万料不到他对此事竟会如此愤慨,登时大起知己之感,一拍大腿,说道:“韦大人说得再对也没有了。您也是带惯兵的,知道军法如山,克敌制胜,全仗着号令严明。”韦小宝道:“老婊子的话,你不用理,那个什么小校老校,抓过来喀嚓一刀就是。”施琅道:“卑职当时的想法,跟韦大人一模一样。我对董夫人派来的人说,姓施的是国姓爷的部将,只奉国姓爷的将令。我意思是说,我不是董夫人的部将,可不奉夫人的将令。”韦小宝气忿忿地道:“是极,谁做了老婊子的部将,那可倒足大霉了。”
索额图和施琅听他大骂董夫人为“老婊子”,都觉好笑,又怎想得到他另有一番私心。
施琅道:“那老……那董夫人恼了卑职的话,竟派了那小校做府中亲兵,还叫人传话来说,有本事就把那小校抓来杀了。也是卑职一时忍不下这口气,亲自去把那小校一把抓住,一刀砍了他的脑袋。”
韦小宝鼓掌大赞:“杀得好,杀得妙!杀得干净利落,大快人心。”
施琅道:“卑职杀了这小校,自知闯了祸,便去向郑成功谢罪。我想我立过大功,部属犯了军法,杀他并没错。可是郑成功听了妇人之言,说我犯上不敬,当即将我扣押起来。我想国姓爷英雄慷慨,一时之气,关了我几天也就算了。哪知过了多时,我爹爹和弟弟,以及我的妻子,都给拿了,送到牢里来。这一来我才知大事不妙,郑成功要杀我的头,乘着监守之人疏忽,逃了出来。后来得到信息,郑成功竟将我全家杀得一个不留。”
韦小宝摇头叹息,连称:“都是董夫人那老婊子不好。”
施琅咬牙切齿地道:“郑家和我仇深似海,只可惜郑成功死得早了,此仇难报。卑职立下重誓,总有一天,也要把郑家全家一个个杀得干干净净。”
韦小宝早知郑成功海外为王,是个大大的英雄,但听得施琅要杀郑氏全家,那自然包括他的大对头郑克塽在内,益觉志同道合,连连点头,说道:“该杀,该杀!你不报此仇,不是英雄好汉。”
施琅自从给康熙召来北京之后,只见到皇帝一次,从此便在北京投闲置散,做的官仍是福建水师提督,爵位仍是靖海将军,但在北京领一份干饷,无职无权,比之顺天府衙门中一个小小公差的威势尚有不如,以他如此雄心勃勃的汉子,自是坐困愁城,犹似热锅上蚂蚁一般。这三年之中,他过不了几天便到兵部去打个转。送礼运动,钱是花得不少,历年来宦囊所积,都已填在北京官场这无底洞里,但皇帝既不再召见,回任福建的上谕也不知何年何月才拿得到手。到得后来,兵部衙门一听到施琅的名字就头痛,他手头已紧,没钱送礼,谁也不再理他。此刻听得韦小宝言语和他十分投机,登觉回任福建有望,脸上满是兴奋之色。
索额图道:“施将军,郑成功杀你全家,确是不该。不过你也由此而因祸得福,弃暗投明。若非如此,只怕你此刻还在台湾抗拒王师,做那叛逆造反之事了。”
施琅道:“索大人说得是。”
韦小宝问道:“郑成功杀了你全家,你一怒之下,就向大清投诚了?”
施琅道:“是。卑职起义投诚,先帝派我在福建办事。卑职感恩图报,奋不顾身,立了些微功,升为福建同安副将。正逢郑成功率兵来攻,卑职跟他拼命,仗着先帝洪福,大获全胜。先帝大恩,升我为同安总兵。后来攻克了厦门、金门和梧屿,又联合一批红毛兵,坐了夹板船,用了洋枪洋炮,把郑成功打得落海而逃,先帝升卑职为福建水师提督,又加了靖海将军的头衔。其实卑职全无功劳,一来是我大清皇上福分大,二来是朝中诸位大人指示得宜。”
韦小宝微笑道:“你从前在郑成功军中,又跟他打过几场硬仗,台湾的情形自然是很明白的。皇上召你来问攻台方略,你怎么说了?”
施琅道:“卑职启奏皇上:台湾孤悬海外,易守难攻。台湾将士,又都是当年跟随郑成功的百战精兵。如要攻台,统兵官须得事权统一,内无掣肘,便宜行事,方得成功。”韦小宝道:“你说要独当一面,让你一个人来发号施令?”
施琅道:“卑职不敢如此狂妄。不过攻打台湾,须得出其不意,攻其无备。京师与福建相去数千里,遇有攻台良机,上奏请示,待得朝中批示下来,说不定时机已失。台湾诸将别人也就罢了,有一个陈永华足智多谋,又有一个刘国轩骁勇善战,实是大大的劲敌,倘若贸然出兵,难有必胜把握。”
韦小宝点头道:“那也说得是。皇上英明之极,不会怪你这些话说得不对。你又说了些什么?”
施琅道:“皇上又垂询攻台方略。卑职回奏说:台湾虽然兵精,毕竟为数不多。大清攻台,该当双管齐下。第一步是用间,使得他们内部不和。最好是散布谣言,说道陈永华有废主自立之心,要和刘国轩两人阴谋篡位。郑经疑心一起,说不定就此杀了陈刘二人;就算不杀,也必不肯重用,削了二人的权柄。陈刘二人,一相一将,是台湾的两根柱子,能够二人齐去,当然最好,就算只去一人,余下一个也独木难支大厦了。”
韦小宝暗暗心惊:“他妈的,你想害我师父。”问道:“还有个‘一剑无血’冯锡范呢?”
施琅大为惊奇,说道:“韦大人居然连冯锡范也知道。”韦小宝道:“我是听皇上闲谈时说起过的。皇上于台湾的内情可清楚啦!皇上说,董夫人喜欢小白脸孙子郑克塽,不喜欢世子郑克臧,要儿子改立世子,可是郑经不肯。可有这件事?”施琅又惊又佩,说道:“圣天子聪明智慧,旷古少有,身居深宫之中,明见万里之外。皇上这话,半点不错。”
韦小宝道:“你说攻打台湾,有两条法子,一条是用计害死陈永华和刘国轩,另一条是什么啊?”施琅道:“另一条就是水师进攻了。单攻一路,不易成功,须得三路齐攻。北攻鸡笼港,中攻台湾府,南攻打狗港,只要有一路成功,上陆立定了脚根,台湾人心一乱,那就势如破竹了。”
韦小宝道:“统带水师,海上打仗,你倒内行得很。”施琅道:“卑职一生都在水师,熟识海战。”韦小宝心念一动,寻思:“这人要去杀姓郑的一家,干掉了郑克塽这小子,倒也不错。不过郑成功是个大大的英雄好汉,杀了他全家,可说不过去。何况他攻台湾,就是要害我师父,那可不行。此人善打海战,派他去干这件事,倒是一举两得。”转头问索额图:“大哥,你以为这件事该当怎么办?”
索额图道:“皇上英明,高瞻远瞩,算无遗策,咱们做奴才的,一切听皇上吩咐办事就是了。”韦小宝心想:“你倒滑头得很,不肯担干系。”端起茶碗。侍候的长随高声叫道:“送客!”施琅起身行礼,辞了出去。索额图说了一会闲话,也即辞去。
韦小宝进宫去见皇帝,禀告施琅欲攻台湾之事。康熙道:“先除三藩,再平台湾,这是根本的先后次序。施琅这人才具是有的,我怕放他回福建之后,这人急于立功报仇,轻举妄动,反让台湾有了戒备,因此一直留着他在北京。”
韦小宝登时恍然大悟,说道:“对,对!施琅一到福建,定要打造战船,操演兵马,搞了个打草惊蛇。咱们攻台湾,定要神不知、鬼不觉,人人以为要打了,咱们偏不动手;人人以为不打,却忽然打了,打那姓郑的小子一个手忙脚乱。”
康熙微笑道:“用兵虚实之道,正该如此。再说,遣将不如激将,我留施琅在京,让他全身力气没处使,闷他个半死,等到一派出去,那就奋力效命,不敢偷懒了。”
韦小宝道:“皇上这条计策,诸葛亮也不过如此。奴才看过一出《定军山》的戏,诸葛亮激得老黄忠拼命狠打,就此一刀斩了那个春夏秋冬什么的大花面。”康熙微笑道:“夏侯渊。”韦小宝道:“是,是。皇上记性真好,看过了戏,连大花面的名字也记得。”康熙笑道:“这大花面的名字,书上写得有的。施琅送了什么礼物给你?”
韦小宝奇道:“皇上什么都知道。那施琅送了我一只玉碗,我可不大喜欢。”康熙问道:“玉碗有什么不好?”韦小宝道:“玉碗虽然珍贵,可是一打就烂。奴才跟着皇上办事,双手捧的是一只千年打不烂、万年不生锈的金饭碗,那可大大的不同。”康熙哈哈大笑。
韦小宝道:“皇上,奴才忽然想到一个主意,请皇上瞧着能不能办?”康熙道:“什么主意?”韦小宝道:“那施琅说道他统带水师,很会打海战……”康熙左手在桌上一拍,道:“好主意,好主意。小桂子,你聪明得很,你就带他去辽东,派他去打神龙岛。”
韦小宝心下骇然,瞪视着康熙,过了半晌,说道:“皇上定是神仙下凡,怎么奴才心中想的主意还没说出口,皇上就知道了。”
康熙微笑道:“马屁拍得够了。小桂子,这法子大妙。我本在担心,你去攻打神龙岛,不知能不能成功。这施琅是个打海战的人才,叫他先去神龙岛操练操练,不过事先可不能泄露了风声。”韦小宝忙道:“是,是。”
康熙当即派人去传了施琅来,对他说道:“朕派韦小宝去长白山祭天,他一力举荐,说你办事能干,要带你同去。朕将就听着,也不怎么相信。”
韦小宝暗暗好笑:“诸葛亮在激老黄忠了。”
施琅连连磕头,说道:“臣跟着韦都统去办事,一定尽忠效命,奋不顾身,以报皇上天恩。”康熙道:“这一次是先试你一试,倘若果然可用,将来再派你去办别的事。”施琅大喜,磕头道:“皇上天恩浩荡。”康熙道:“此事机密,除了韦小宝一人之外,朝中无人得知。你一切遵从韦小宝的差遣便是,这就下去吧。”
施琅磕了头,正要退出,康熙微笑道:“韦都统待你不错,你打一只大大的金饭碗送他吧。”施琅答应了,心中大惑不解,不明皇上用意,眼见天颜甚喜,料想决非坏事。
韦小宝回到子爵府时,见施琅已等在门口,说了不少感恩提拔的话。韦小宝笑道:“施将军,这一次只好委屈你一下,请你在我营中做个小小参领,以防外人知觉。”施琅大喜,说道:“一切遵从都统大人吩咐。”他知韦小宝派他的职司越小,越当他是自己人,将来飞黄腾达的机会越多,如派他当个亲兵,那更加妙了;又道:“皇上吩咐卑职打造一只金饭碗奉呈都统。不知都统大人喜欢什么款式,卑职好监督高手匠人连夜赶着打造。”韦小宝笑道:“那是皇上的恩典,不论什么款式,咱们做奴才的双手捧着金饭碗吃饭,心中都感激皇恩如山如海。”施琅连声称是。
韦小宝心想:“老子本想逃之夭夭,辞官不干了。现下找到了你这替死鬼,最好你去跟洪教主拼个同归于尽,哥儿俩寿与虫齐。”
施琅去后,韦小宝去把李力世、风际中、徐天川、玄贞道人等天地会兄弟叫来,将经过情形详细说了。李力世道:“这姓施的家伙反叛国姓爷,又要攻打台湾、陷害总舵主,天幸叫他撞在韦香主手里,咱们怎生摆布他才好?”韦小宝道:“神龙教勾结吴三桂和罗刹国,现下皇帝派我领施琅去剿神龙教,让这姓施的跟神龙教打个昏天黑地,两败俱伤,咱们再来个渔翁得利。”众人齐声赞好。
韦小宝道:“这姓施的精明能干,我要靠他打神龙岛,可不能先将他杀了。众位哥哥须得小心,别让他瞧出破绽来。”高彦超道:“我们都扮作骁骑营的鞑子,平日少跟他见面,就算见到,谅他也不敢得罪鞑子。”
次日下午,施琅捧着一只锦盒,到子爵府来求见。韦小宝打开锦盒,果然是一只大大的金饭碗,怕不止六七两重。施琅道:“卑职本该再打造得大些,就怕……就怕都统大人用起来不方便。”韦小宝左手将金饭碗在手里掂了掂,笑道:“已够重了。施将军,这许多字写的是什么哪?”施琅道:“中间四个大字,是‘公忠体国’。上面这行小字是:‘钦赐领内侍卫副大臣、兼骁骑营正黄旗都统、赐穿黄马褂、巴鲁图勇号、一等子爵韦小宝。’下面更小的字是:‘臣靖海将军施琅奉旨监造’。”韦小宝甚喜,笑道:“这可当真多谢了。”心道:“是啊,我的金饭碗是皇上赐的,你能给我什么金饭碗了?这老施倒也不是笨蛋。”
过得两日,康熙颁下上谕,命韦小宝带同十门神武大炮,自大沽出海,渡辽东湾北上,先祭辽海,再登陆辽东,到长白山放炮祭天。
韦小宝接了上谕,心想这次是去攻打神龙教,胖头陀和陆高轩可不能带,命他二人留在北京,带了双儿和天地会兄弟,率领骁骑营人马,来到天津。
文武百官迎接钦差大臣,或恭谨逾恒,马屁十足;或奉承得体,恰到好处,唯有一个大胡子武官却神色傲慢,行礼之时显是敷衍了事,浑不将韦小宝瞧在眼里。韦小宝大怒,立时便要发作,转念一想:“皇上吩咐了的,这次一切要办得十分隐秘,不可多生事端,惹人谈论。你瞧不起我,难道老子就瞧得起你这大胡子了?咱哥儿俩来比比,谁做的官大些?”跟着有个官儿大赞他手刃鳌拜的英雄事迹,韦小宝洋洋自得,便不去理那大胡子了。
当晚韦小宝将天津水师营总兵请来,取出康熙密旨。那水师营总兵叫黄甫,见密旨中吩咐他带领水师营官兵船只,听由钦差大臣指挥,干办军情要务,接旨后躬身听训。韦小宝问了水师营的官兵人数,船只多少,便传施琅到来,要他和黄甫计议出海之事,自到后营,去和众兵将推牌九赌钱去了。
在天津停留三日,水师营办了粮食、清水,搬运大炮、弹药、弓箭等物上船。韦小宝率领水师营及骁骑营官兵,大战船十艘,二号战船三十八艘,出海扬帆而去。
韦小宝道:“不瞒大哥说,兄弟是南方人,一向就最怕冷,一想到关外冰天雪地,这会儿已经冷得发抖,今儿晚非烧旺了火炉,好好来烤一下不可。”
索额图哈哈大笑,安慰道:“那倒不用担心,我回头送一件火貂大氅来,给兄弟御寒。暖轿之中加几只炭盆,就不怎么冷了。兄弟,派差到关外,生发还是有的。”
韦小宝道:“原来这辽东冻脱了人鼻子的地方,也能发财,倒要向大哥请教。”索额图道:“我们辽东地方,有三件宝贝……”韦小宝道:“好啊,有三件宝贝,取得一件来,也就花差花差了。”索额图笑道:“我们辽东有一句话,兄弟听见过没有?那叫做‘关东有三宝,人参貂皮乌拉草’。”韦小宝道:“这倒没听见过。人参和貂皮,都是贵重的物事。那乌拉草,又是什么宝贝了?”索额图道:“那乌拉草是苦哈哈的宝贝。关东一到冬季,天寒地冻,穷人穿不起貂皮,坐不起暖轿,倘若冻掉了一双脚,有谁给韦兄弟来抬轿子啊?乌拉草关东遍地都是,只要拉得一把来晒干了,捣得稀烂,塞在鞋子里,那就暖和得紧。”
韦小宝道:“原来如此。乌拉草这一宝,咱们是用不着的。人参却不妨挑他几十担,貂皮也提他几千张回来,像索大哥这般至爱亲朋,也可分分。”索额图哈哈大笑。
正说话间,亲兵来报,说是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来拜。韦小宝登时想起那日郑克塽说过的话来,说他是武夷派高手,曾教过郑克塽武功,后来投降了大清的,不禁脸上变色,心想这姓施的莫非受郑克塽之托,来跟自己为难,冯锡范如此凶悍厉害,这姓施的也决非什么好相与,对亲兵道:“他来干什么?我不要见。”那亲兵答应了,出去辞客。韦小宝兀自不放心,向另一名亲兵道:“快传阿三、阿六两人来。”阿三、阿六是胖头陀和陆高轩的假名。
索额图笑道:“施靖海跟韦兄弟的交情怎样?”韦小宝心神不定,问道:“施……施靖什么?”索额图道:“施提督爵封靖海将军,韦兄弟跟他不熟吗?”韦小宝摇头道:“从来没见过。”
说话间胖头陀和陆高轩二人到来,站在身后。韦小宝有这两大高手相护,略觉放心。
亲兵回进内厅,捧着一只盘子,说道:“施将军送给子爵大人的礼物。”韦小宝见盘中放着一只开了盖的锦盒,盒里是一只白玉碗,碗中刻着几行字。玉碗纯净温润,玉质极佳,刻工也甚精致,心想:“他送礼给我,那么不是来对付我了,但也不可不防。”
索额图笑道:“这份礼可不轻哪,老施花的心血也真不小。”韦小宝问道:“怎么?”索额图道:“玉碗中刻了你老弟的名讳,还有‘加官晋爵’四字,下面刻着‘眷晚生施琅敬赠’。”韦小宝沉吟道:“这人跟我素不相识,如此客气,定然不怀好意。”
索额图笑道:“老施的用意,那是再明白不过的。他一心一意要打台湾,为父母妻儿报仇。这些年来老缠着我们,要我们向皇上进言,为了这件事,花的银子没二十万,也有十五万了。他知道兄弟是皇上驾前的第一位大红人,自然要来钻这门路。”
韦小宝心中一宽,说道:“原来如此。他为什么非打台湾不可?”
索额图道:“老施本来是郑成功部下大将,后来郑成功疑心他要反,要拿他,却给他逃走了,郑成功气不过,将他的父母妻儿都……”说着右掌向左挥动,作个杀头的姿势,又道:“他要打台湾,报仇是私心,其实也有一份为国为民之心。他曾对我说,台湾孤悬海外,曾给红毛国鬼子占去,杀了岛上不少居民,好容易郑成功率兵赶走红毛鬼子,为我汉人百姓出了口气。郑氏子孙昏庸无能,占得台湾久了,迟早又会给外国鬼子占去,我大清该当先去占了来,统一版图,建万年不拔之基。他这番用心,倒是公忠为国,值得嘉许。这人打水战是有一手的,降了大清之后,曾跟郑成功打过一仗,居然将郑成功打败了。”
韦小宝伸伸舌头,说道:“连郑成功这样的英雄豪杰,也在他手下吃过败仗,这人倒不可不见。”对亲兵道:“施将军倘若没走,跟他说,我这就出去。”向索额图道:“大哥,咱们一起去见他吧。”他虽有胖陆二人保护,对这施琅总是心存畏惧。索额图是朝中一品大臣,有他在旁,谅来施琅不敢贸然动粗。索额图笑着点头,两人携手走进大厅。
施琅坐在最下首一张椅上,听到靴声,便即站起,见两人从内堂出来,当即抢上几步,躬身请安,朗声道:“索大人,韦大人,卑职施琅参见。”韦小宝拱手还礼,笑道:“不敢当。你是将军,我只是个小小都统,怎地行起这个礼来?请坐,请坐,大家别客气。”
施琅恭恭敬敬地道:“韦大人如此谦下,令人好生佩服。韦大人是一等子爵,爵位比卑职高得多,何况韦大人少年早发,封公封侯,那是指日之间的事,不出十年,韦大人必定封王。”韦小宝哈哈大笑,说道:“倘若真有这一日,那要多谢你的金口了。”
索额图笑道:“老施,在北京这几年,可学会了油嘴滑舌啦,再不像初来北京之时,动不动就得罪人。”施琅道:“卑职是粗鲁武夫,不懂规矩,全仗各位大人大量包涵,现下卑职已痛改前非。”索额图笑道:“你什么都学乖了,居然知道韦大人是皇上驾前第一位红官儿,走他的门路,可胜于去求恳十位百位王公大臣。”
施琅恭恭敬敬地向两人请了个安,说道:“全仗二位大人栽培,卑职永感恩德。”
韦小宝打量施琅,见他五十左右年纪,筋骨结实,目光炯炯,甚是英悍,但容颜憔悴,颇有风尘之色,说道:“施将军给我那只玉碗,可名贵得很了,就只一桩不好。”施琅颇为惶恐,站起身来,说道:“卑职糊涂,不知那只玉碗中有什么岔子,请大人指点。”韦小宝笑道:“岔子是没有,就是太过名贵,吃饭的时候捧在手里,有些战战兢兢,生怕一个不小心,打碎了饭碗,哈哈,哈哈。”索额图哈哈大笑。施琅陪着干笑了几声。
韦小宝问道:“施将军几时来北京的?”施琅道:“卑职到北京来,已整整三年了。”韦小宝奇道:“施将军是福建水师提督,不去福建带兵,却在北京玩儿,那为什么?啊,我知道啦,施将军定是在北京堂子里有了相好的姐儿,不舍得回去了。”
施琅道:“韦大人取笑了。皇上召卑职来京,垂询平台湾的方略,卑职说话糊涂,应对失旨,皇上一直没吩咐下来。卑职在京,是恭候皇上旨意。”
韦小宝心想:“小皇帝十分精明,他心中所想的大事,除了削平三藩,就是如何攻取台湾。你说话就算不中听,只要当真有办法,皇上必可原谅,此中一定另有原因。”想到索额图先前的说话,又想:“这人立过不少功劳,想是十分骄傲,皇上召他来京,他就什么都不卖账,一定得罪了不少权要,以致许多人故意跟他为难。”笑道:“皇上英明之极,要施将军在京候旨,定有深意。你也不用心急,时辰未到,着急也是无用。”
施琅站起身来,说道:“今日得蒙韦大人指点,茅塞顿开。卑职这三年来,一直心中惶恐,只怕是忤犯了皇上,原来皇上另有深意,卑职这就安心得多了。韦大人这番开导,真是恩德无量。卑职今日回去,饭也吃得下了,睡也睡得着了。”
韦小宝善于拍马,对别人的谄谀也不会当真,但听人奉承,毕竟开心,说道:“皇上曾说,一个人太骄傲了,就不中用,须得挫一下他的骄气。别说皇上没降你的官,就算充你的军,将你打入天牢,那也是栽培你的一番美意啊。”施琅连声称是,不禁掌心出汗。
索额图捋了捋胡子,说道:“是啊,韦爵爷说得再对也没有了。玉不琢,不成器,你这只玉碗若不是又车又磨,只是一块粗糙石头,有什么用?”施琅应道:“是,是。”
韦小宝道:“施将军,请坐。听说你从前在郑成功部下,为了什么事跟他闹翻的啊?”施琅道:“回大人的话:卑职本来是郑成功之父郑芝龙的部下,后来拨归郑成功统属。郑成功称兵造反,卑职见事不明,糊里糊涂的,也就跟着统帅办事。”韦小宝道:“嗯,你反清复……”他本想说“你反清复明,原也是应当的”,他平时跟天地会的弟兄们在一起,说顺了口,险些儿漏了出来,幸好及时缩住,忙道:“后来怎样?”
施琅道:“那一年郑成功在福建打仗,他的根本之地是在厦门,大清兵忽施奇袭,攻克了厦门。郑成功进退无路,十分狼狈。卑职罪该万死,不明白该当效忠王师,竟带兵又将厦门从大清兵手中夺了过去。”韦小宝道:“你这可给郑成功立了一件大功啊。”施琅道:“当时郑成功也升了卑职的官,赏赐了不少东西,可是后来为了一件小事,却闹翻了。”韦小宝问道:“那是什么事?”
施琅道:“卑职属下有一名小校,卑职派他去打探军情。不料这人又怕死又偷懒,出去在荒山里睡了几天,就回来胡说八道一番。我听他说得不大对头,仔细一问,查明了真相,就吩咐关了起来,第二天斩首。不料这小校狡猾得紧,半夜里逃了出去,逃到郑成功府中,向郑成功的夫人董夫人哭诉。董夫人心肠软,派人向我说情,要我饶了这小校,说什么用人之际,不可擅杀部属,以免士卒寒心。”
韦小宝听他说到董夫人,想起陈近南的话来,这董夫人喜欢次孙克塽,几次三番要改立他为世子,不由得怒气勃发,骂道:“这老婊子,军中之事,她妇道人家懂得什么?他奶奶的,天下大事,就败在这种老婊子手里。部将犯了军法倘若不斩,人人都犯军法了,那还能带兵打仗么?这老婊子糊涂透顶,就知道喜欢小白脸。”
施琅万料不到他对此事竟会如此愤慨,登时大起知己之感,一拍大腿,说道:“韦大人说得再对也没有了。您也是带惯兵的,知道军法如山,克敌制胜,全仗着号令严明。”韦小宝道:“老婊子的话,你不用理,那个什么小校老校,抓过来喀嚓一刀就是。”施琅道:“卑职当时的想法,跟韦大人一模一样。我对董夫人派来的人说,姓施的是国姓爷的部将,只奉国姓爷的将令。我意思是说,我不是董夫人的部将,可不奉夫人的将令。”韦小宝气忿忿地道:“是极,谁做了老婊子的部将,那可倒足大霉了。”
索额图和施琅听他大骂董夫人为“老婊子”,都觉好笑,又怎想得到他另有一番私心。
施琅道:“那老……那董夫人恼了卑职的话,竟派了那小校做府中亲兵,还叫人传话来说,有本事就把那小校抓来杀了。也是卑职一时忍不下这口气,亲自去把那小校一把抓住,一刀砍了他的脑袋。”
韦小宝鼓掌大赞:“杀得好,杀得妙!杀得干净利落,大快人心。”
施琅道:“卑职杀了这小校,自知闯了祸,便去向郑成功谢罪。我想我立过大功,部属犯了军法,杀他并没错。可是郑成功听了妇人之言,说我犯上不敬,当即将我扣押起来。我想国姓爷英雄慷慨,一时之气,关了我几天也就算了。哪知过了多时,我爹爹和弟弟,以及我的妻子,都给拿了,送到牢里来。这一来我才知大事不妙,郑成功要杀我的头,乘着监守之人疏忽,逃了出来。后来得到信息,郑成功竟将我全家杀得一个不留。”
韦小宝摇头叹息,连称:“都是董夫人那老婊子不好。”
施琅咬牙切齿地道:“郑家和我仇深似海,只可惜郑成功死得早了,此仇难报。卑职立下重誓,总有一天,也要把郑家全家一个个杀得干干净净。”
韦小宝早知郑成功海外为王,是个大大的英雄,但听得施琅要杀郑氏全家,那自然包括他的大对头郑克塽在内,益觉志同道合,连连点头,说道:“该杀,该杀!你不报此仇,不是英雄好汉。”
施琅自从给康熙召来北京之后,只见到皇帝一次,从此便在北京投闲置散,做的官仍是福建水师提督,爵位仍是靖海将军,但在北京领一份干饷,无职无权,比之顺天府衙门中一个小小公差的威势尚有不如,以他如此雄心勃勃的汉子,自是坐困愁城,犹似热锅上蚂蚁一般。这三年之中,他过不了几天便到兵部去打个转。送礼运动,钱是花得不少,历年来宦囊所积,都已填在北京官场这无底洞里,但皇帝既不再召见,回任福建的上谕也不知何年何月才拿得到手。到得后来,兵部衙门一听到施琅的名字就头痛,他手头已紧,没钱送礼,谁也不再理他。此刻听得韦小宝言语和他十分投机,登觉回任福建有望,脸上满是兴奋之色。
索额图道:“施将军,郑成功杀你全家,确是不该。不过你也由此而因祸得福,弃暗投明。若非如此,只怕你此刻还在台湾抗拒王师,做那叛逆造反之事了。”
施琅道:“索大人说得是。”
韦小宝问道:“郑成功杀了你全家,你一怒之下,就向大清投诚了?”
施琅道:“是。卑职起义投诚,先帝派我在福建办事。卑职感恩图报,奋不顾身,立了些微功,升为福建同安副将。正逢郑成功率兵来攻,卑职跟他拼命,仗着先帝洪福,大获全胜。先帝大恩,升我为同安总兵。后来攻克了厦门、金门和梧屿,又联合一批红毛兵,坐了夹板船,用了洋枪洋炮,把郑成功打得落海而逃,先帝升卑职为福建水师提督,又加了靖海将军的头衔。其实卑职全无功劳,一来是我大清皇上福分大,二来是朝中诸位大人指示得宜。”
韦小宝微笑道:“你从前在郑成功军中,又跟他打过几场硬仗,台湾的情形自然是很明白的。皇上召你来问攻台方略,你怎么说了?”
施琅道:“卑职启奏皇上:台湾孤悬海外,易守难攻。台湾将士,又都是当年跟随郑成功的百战精兵。如要攻台,统兵官须得事权统一,内无掣肘,便宜行事,方得成功。”韦小宝道:“你说要独当一面,让你一个人来发号施令?”
施琅道:“卑职不敢如此狂妄。不过攻打台湾,须得出其不意,攻其无备。京师与福建相去数千里,遇有攻台良机,上奏请示,待得朝中批示下来,说不定时机已失。台湾诸将别人也就罢了,有一个陈永华足智多谋,又有一个刘国轩骁勇善战,实是大大的劲敌,倘若贸然出兵,难有必胜把握。”
韦小宝点头道:“那也说得是。皇上英明之极,不会怪你这些话说得不对。你又说了些什么?”
施琅道:“皇上又垂询攻台方略。卑职回奏说:台湾虽然兵精,毕竟为数不多。大清攻台,该当双管齐下。第一步是用间,使得他们内部不和。最好是散布谣言,说道陈永华有废主自立之心,要和刘国轩两人阴谋篡位。郑经疑心一起,说不定就此杀了陈刘二人;就算不杀,也必不肯重用,削了二人的权柄。陈刘二人,一相一将,是台湾的两根柱子,能够二人齐去,当然最好,就算只去一人,余下一个也独木难支大厦了。”
韦小宝暗暗心惊:“他妈的,你想害我师父。”问道:“还有个‘一剑无血’冯锡范呢?”
施琅大为惊奇,说道:“韦大人居然连冯锡范也知道。”韦小宝道:“我是听皇上闲谈时说起过的。皇上于台湾的内情可清楚啦!皇上说,董夫人喜欢小白脸孙子郑克塽,不喜欢世子郑克臧,要儿子改立世子,可是郑经不肯。可有这件事?”施琅又惊又佩,说道:“圣天子聪明智慧,旷古少有,身居深宫之中,明见万里之外。皇上这话,半点不错。”
韦小宝道:“你说攻打台湾,有两条法子,一条是用计害死陈永华和刘国轩,另一条是什么啊?”施琅道:“另一条就是水师进攻了。单攻一路,不易成功,须得三路齐攻。北攻鸡笼港,中攻台湾府,南攻打狗港,只要有一路成功,上陆立定了脚根,台湾人心一乱,那就势如破竹了。”
韦小宝道:“统带水师,海上打仗,你倒内行得很。”施琅道:“卑职一生都在水师,熟识海战。”韦小宝心念一动,寻思:“这人要去杀姓郑的一家,干掉了郑克塽这小子,倒也不错。不过郑成功是个大大的英雄好汉,杀了他全家,可说不过去。何况他攻台湾,就是要害我师父,那可不行。此人善打海战,派他去干这件事,倒是一举两得。”转头问索额图:“大哥,你以为这件事该当怎么办?”
索额图道:“皇上英明,高瞻远瞩,算无遗策,咱们做奴才的,一切听皇上吩咐办事就是了。”韦小宝心想:“你倒滑头得很,不肯担干系。”端起茶碗。侍候的长随高声叫道:“送客!”施琅起身行礼,辞了出去。索额图说了一会闲话,也即辞去。
× × ×
韦小宝进宫去见皇帝,禀告施琅欲攻台湾之事。康熙道:“先除三藩,再平台湾,这是根本的先后次序。施琅这人才具是有的,我怕放他回福建之后,这人急于立功报仇,轻举妄动,反让台湾有了戒备,因此一直留着他在北京。”
韦小宝登时恍然大悟,说道:“对,对!施琅一到福建,定要打造战船,操演兵马,搞了个打草惊蛇。咱们攻台湾,定要神不知、鬼不觉,人人以为要打了,咱们偏不动手;人人以为不打,却忽然打了,打那姓郑的小子一个手忙脚乱。”
康熙微笑道:“用兵虚实之道,正该如此。再说,遣将不如激将,我留施琅在京,让他全身力气没处使,闷他个半死,等到一派出去,那就奋力效命,不敢偷懒了。”
韦小宝道:“皇上这条计策,诸葛亮也不过如此。奴才看过一出《定军山》的戏,诸葛亮激得老黄忠拼命狠打,就此一刀斩了那个春夏秋冬什么的大花面。”康熙微笑道:“夏侯渊。”韦小宝道:“是,是。皇上记性真好,看过了戏,连大花面的名字也记得。”康熙笑道:“这大花面的名字,书上写得有的。施琅送了什么礼物给你?”
韦小宝奇道:“皇上什么都知道。那施琅送了我一只玉碗,我可不大喜欢。”康熙问道:“玉碗有什么不好?”韦小宝道:“玉碗虽然珍贵,可是一打就烂。奴才跟着皇上办事,双手捧的是一只千年打不烂、万年不生锈的金饭碗,那可大大的不同。”康熙哈哈大笑。
韦小宝道:“皇上,奴才忽然想到一个主意,请皇上瞧着能不能办?”康熙道:“什么主意?”韦小宝道:“那施琅说道他统带水师,很会打海战……”康熙左手在桌上一拍,道:“好主意,好主意。小桂子,你聪明得很,你就带他去辽东,派他去打神龙岛。”
韦小宝心下骇然,瞪视着康熙,过了半晌,说道:“皇上定是神仙下凡,怎么奴才心中想的主意还没说出口,皇上就知道了。”
康熙微笑道:“马屁拍得够了。小桂子,这法子大妙。我本在担心,你去攻打神龙岛,不知能不能成功。这施琅是个打海战的人才,叫他先去神龙岛操练操练,不过事先可不能泄露了风声。”韦小宝忙道:“是,是。”
康熙当即派人去传了施琅来,对他说道:“朕派韦小宝去长白山祭天,他一力举荐,说你办事能干,要带你同去。朕将就听着,也不怎么相信。”
韦小宝暗暗好笑:“诸葛亮在激老黄忠了。”
施琅连连磕头,说道:“臣跟着韦都统去办事,一定尽忠效命,奋不顾身,以报皇上天恩。”康熙道:“这一次是先试你一试,倘若果然可用,将来再派你去办别的事。”施琅大喜,磕头道:“皇上天恩浩荡。”康熙道:“此事机密,除了韦小宝一人之外,朝中无人得知。你一切遵从韦小宝的差遣便是,这就下去吧。”
施琅磕了头,正要退出,康熙微笑道:“韦都统待你不错,你打一只大大的金饭碗送他吧。”施琅答应了,心中大惑不解,不明皇上用意,眼见天颜甚喜,料想决非坏事。
韦小宝回到子爵府时,见施琅已等在门口,说了不少感恩提拔的话。韦小宝笑道:“施将军,这一次只好委屈你一下,请你在我营中做个小小参领,以防外人知觉。”施琅大喜,说道:“一切遵从都统大人吩咐。”他知韦小宝派他的职司越小,越当他是自己人,将来飞黄腾达的机会越多,如派他当个亲兵,那更加妙了;又道:“皇上吩咐卑职打造一只金饭碗奉呈都统。不知都统大人喜欢什么款式,卑职好监督高手匠人连夜赶着打造。”韦小宝笑道:“那是皇上的恩典,不论什么款式,咱们做奴才的双手捧着金饭碗吃饭,心中都感激皇恩如山如海。”施琅连声称是。
韦小宝心想:“老子本想逃之夭夭,辞官不干了。现下找到了你这替死鬼,最好你去跟洪教主拼个同归于尽,哥儿俩寿与虫齐。”
施琅去后,韦小宝去把李力世、风际中、徐天川、玄贞道人等天地会兄弟叫来,将经过情形详细说了。李力世道:“这姓施的家伙反叛国姓爷,又要攻打台湾、陷害总舵主,天幸叫他撞在韦香主手里,咱们怎生摆布他才好?”韦小宝道:“神龙教勾结吴三桂和罗刹国,现下皇帝派我领施琅去剿神龙教,让这姓施的跟神龙教打个昏天黑地,两败俱伤,咱们再来个渔翁得利。”众人齐声赞好。
韦小宝道:“这姓施的精明能干,我要靠他打神龙岛,可不能先将他杀了。众位哥哥须得小心,别让他瞧出破绽来。”高彦超道:“我们都扮作骁骑营的鞑子,平日少跟他见面,就算见到,谅他也不敢得罪鞑子。”
次日下午,施琅捧着一只锦盒,到子爵府来求见。韦小宝打开锦盒,果然是一只大大的金饭碗,怕不止六七两重。施琅道:“卑职本该再打造得大些,就怕……就怕都统大人用起来不方便。”韦小宝左手将金饭碗在手里掂了掂,笑道:“已够重了。施将军,这许多字写的是什么哪?”施琅道:“中间四个大字,是‘公忠体国’。上面这行小字是:‘钦赐领内侍卫副大臣、兼骁骑营正黄旗都统、赐穿黄马褂、巴鲁图勇号、一等子爵韦小宝。’下面更小的字是:‘臣靖海将军施琅奉旨监造’。”韦小宝甚喜,笑道:“这可当真多谢了。”心道:“是啊,我的金饭碗是皇上赐的,你能给我什么金饭碗了?这老施倒也不是笨蛋。”
× × ×
过得两日,康熙颁下上谕,命韦小宝带同十门神武大炮,自大沽出海,渡辽东湾北上,先祭辽海,再登陆辽东,到长白山放炮祭天。
韦小宝接了上谕,心想这次是去攻打神龙教,胖头陀和陆高轩可不能带,命他二人留在北京,带了双儿和天地会兄弟,率领骁骑营人马,来到天津。
文武百官迎接钦差大臣,或恭谨逾恒,马屁十足;或奉承得体,恰到好处,唯有一个大胡子武官却神色傲慢,行礼之时显是敷衍了事,浑不将韦小宝瞧在眼里。韦小宝大怒,立时便要发作,转念一想:“皇上吩咐了的,这次一切要办得十分隐秘,不可多生事端,惹人谈论。你瞧不起我,难道老子就瞧得起你这大胡子了?咱哥儿俩来比比,谁做的官大些?”跟着有个官儿大赞他手刃鳌拜的英雄事迹,韦小宝洋洋自得,便不去理那大胡子了。
当晚韦小宝将天津水师营总兵请来,取出康熙密旨。那水师营总兵叫黄甫,见密旨中吩咐他带领水师营官兵船只,听由钦差大臣指挥,干办军情要务,接旨后躬身听训。韦小宝问了水师营的官兵人数,船只多少,便传施琅到来,要他和黄甫计议出海之事,自到后营,去和众兵将推牌九赌钱去了。
在天津停留三日,水师营办了粮食、清水,搬运大炮、弹药、弓箭等物上船。韦小宝率领水师营及骁骑营官兵,大战船十艘,二号战船三十八艘,出海扬帆而去。
相关热词搜索:鹿鼎记
评论排行
- ·金庸《鹿鼎记》TXT电子书下载(3)
- ·金庸笔下十大恶毒女人(1)
- ·越女剑(1)
- ·第01章 危邦行蜀道,乱世坏长城(1)
- ·金庸痛心陈祖德离世,巨型花篮别“恩师”(1)
- ·第01章 灭门(1)
- ·古代社会中的镖师究竟是什么样子?(1)
- ·第02章 聆秘(1)
- ·第11章 聚气(1)
- ·金庸笔下第一女高手(1)
- ·第14章 当道时见中山狼(1)
- ·《新天龙八部》首曝片花,打造魔幻武侠...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