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十 却试问,几时把痴心断
2019-10-07 19:20:19  作者:金庸  来源:金庸作品集新修版  评论:0 点击:

  四姝听得主人呼喝,都是一怔,手中兵刃便没敢全力施为。四女的武功本远不及四位玄字辈高僧,一失先机,立时便分给四僧拿住。梅剑用力一挣,没能挣脱,嗔道:“咱们听主人的话,才对你们客气,哎哟,痛死了,你捏得这么重干什么?”兰剑叫道:“小贼秃,快放开我。”抓住她手腕的玄愧大师须眉皆白,已七十来岁年纪,她却呼之为“小贼秃”。竹剑道:“你再不放手,我可要骂你老婆了。”菊剑道:“我吐他口水。”一口唾液,向玄净喷去。玄净侧头让过,手指加劲,菊剑只痛得“哎唷,哎唷”大叫。大雄宝殿本是庄严佛地,霎时间成了小儿女的莺啼燕叱之场。

  玄慈道:“四位女施主安静毋躁,若再出声,四位师弟便点了她们的哑穴。”四姝一听要点哑穴,都觉不是玩的,便不敢做声。玄惭等四位高僧便也放开了她们手腕。

  玄慈道:“虚竹,你将经过情由,从头说来,休得稍有隐瞒。”

  虚竹道:“是。弟子诚心禀告。”便将如何奉方丈之命下山投帖,如何遇到玄难、慧方等众僧,如何误打误撞地解开珍珑棋局而成为逍遥派掌门人,玄难如何死于丁春秋的剧毒之下,如何为阿紫作弄而破戒开荤,直说到如何遇到天山童姥,如何深入西夏皇宫的冰窖,而致成为灵鹫宫主人等情一一说了。这段经历过程繁复,他口齿笨拙,结结巴巴地说来,着实花了老大时光。虽然拖泥带水,但事事交代,毫无避漏,即是在冷窖内与梦中女郎犯了淫戒一事,也吞吞吐吐地说了。

  众高僧越听越感惊讶,这个小弟子遇合之奇之巧,武林中实是前所未闻。众僧适才见到了他剧斗鸠摩智的身手,对他所述均无怀疑,都想:“若非他一身而集逍遥派三大高手的神功,又在灵鹫宫石壁上领悟了上乘武技,如何能敌得住吐蕃国师的绝世神通?”

  虚竹说罢,向着佛像五体投地,稽首礼拜,说道:“弟子无明障重,尘垢不除,一遇外魔,便即把持不定,连犯荤戒、酒戒、杀戒、淫戒,背弃本门,学练旁门外道的武功,又招致四位姑娘入寺,败坏本寺清誉,罪大恶极,罚不胜罚,只求我佛慈悲,方丈慈悲。”他越想越难过,不禁痛哭失声。

  梅剑和菊剑同时哼的一声,要想说话,劝他不必再做什么和尚了。玄惭、玄净二僧立即伸手,隔衣袖扣住了二女脉门。二女无可奈何,话到口边复又缩回,向两个老僧狠狠白了一眼,心中暗骂:“死和尚,臭贼秃!”

  玄慈沉吟良久,说道:“众位师兄、师弟,虚竹此番遭遇,委实大异寻常,事关本寺数百年清誉,本座一人也不便擅自做主,要请众位共同斟酌。”

  玄生大声道:“启禀方丈,虚竹过失虽大,功劳也是不小。若不是他在危急之际出手镇住那番僧,本寺在武林中怎还有立足余地?那番僧叫咱们各自散了,去托庇于清凉、普渡诸寺,或去投靠他吐蕃的喇嘛寺庙。这等奇耻大辱,全仗虚竹一人挽救。看来本寺数中该有此劫,中因少林寺多答善功,福缘深厚,才有虚竹这等奇特因缘,让本寺渡过此劫。依小僧之见,命他忏悔前非,以消罪业,然后在达摩院中精研武技,此后不得出寺,不得过问外务,也就是了。”进达摩院研技,是少林僧一项尊崇之极的职司,必须武功到了极高境界,方能入院。玄字辈二十余高僧中,得进达摩院的也只十一二人而已,玄生自己便尚未得进。他倡议虚竹进达摩院,非但不是惩罚,反而是大大的奖赏了。

  达摩院首座本是玄难大师,现由玄因大师替代,他一时踌躇难决,不置可否。

  戒律院首座玄寂说道:“依他武功造诣,这达摩院原也去得。但他所学者乃旁门武功,少林达摩院中,可否容得这旁门高手?玄生师弟,可曾细思过此节没有?”

  此言一出,群僧便均觉玄生之议颇为不妥。玄生道:“以师兄之见,那便如何?”

  玄寂道:“唔,这个嘛,我实在也打不定主意。虚竹有功有过,有功当奖,有过当罚。这四个姑娘来到本寺,乔装为僧,并非出于虚竹授意,咱们坦诚向鸠摩智、神山诸位说明真相,也就是了。他们信也罢,不信也罢,咱们无愧于心,也不必理会旁人妄自猜测,那倒不在话下。但虚竹犯戒累累,背弃本门,另学旁门武功,少林寺中,只怕再也容不了他。”他这么说,竟是要驱逐虚竹出寺。“破门出教”是佛教最重的惩罚。群僧一听,尽皆相顾骇然。

  玄寂又道:“虚竹仗着武功,连犯诸般戒律,本当废去他的武功,这才逐出山门。但他原练的武功早已为人化去。他目下身上所负功夫并非学自本门,咱们自也无权废去。”

  虚竹垂泪求道:“方丈,众位师伯祖、师叔祖,请瞧在我佛面上,慈悲开恩,让弟子有一条改过自新之路。不论何种责罚,弟子都甘心领受,就是别把弟子赶出寺去。”语声呜咽,说得甚是诚恳。

  众老僧你瞧瞧我,我瞧瞧你,都拿不定主意,听虚竹如此说,确是悔悟之意甚诚。所谓“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”,所谓“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”,佛门广大,普渡众生,于穷凶极恶、执迷不悟之人,尚且要千方百计地点化于他,何况于这个迷途知返、自幼出家的本寺弟子,岂可绝了他向善之路?少林寺属于禅宗,向来讲究“顿悟”,呵佛骂祖尚自不忌,本不如律宗等宗斤斤于严守戒律。今日若无外人在场,众僧眼见他真心忏悔,决不致将他破门逐出。但眼前之事,吐蕃大轮寺、中土清凉、普渡等诸大寺也各有高僧在座,若对虚竹责罚不严,天下势必都道少林派护短,但重门户,不论是非,只讲武功,不管戒律。这等说法流传出外,却也是将少林寺的清誉毁了。

  便在此时,一位老僧在两名弟子搀扶之下,从后殿缓步走了出来,正是玄渡。他被鸠摩智指力所伤,回入僧房休息,关心大殿上双方争斗的结局,派遣弟子不断回报,待听得鸠摩智已落败退开,群僧质讯虚竹,大有见罚之意,当即扶伤又到大雄宝殿,说道:“方丈,我这条老命是虚竹救的。我有一句话,不知该不该说。”

  玄渡年纪较长,品德素为合寺所敬。玄慈方丈忙道:“师兄请坐,慢慢地说,别牵动了伤处。”

  玄渡道:“救我一命不算什么。可是眼前有六件大事,尚未办妥,若留虚竹在寺,大有助益,倘若将他逐了出去,那……那……那可难了。”

  玄寂道:“师兄所说六件大事,第一件是指鸠摩智未退;第二件,是神山上人指摘本寺放任弟子乔峰为非作恶;那第三件,是丐帮新任帮主庄聚贤欲为武林盟主。其余三件,师兄何指?”

  玄渡长叹一声,道:“玄悲、玄苦、玄痛、玄难四位师弟的性命。”他一提到四僧,众僧一齐合十念佛:“我佛慈悲!”

  众僧初时认定玄苦为乔峰所杀,其后派出高手探查,消了乔峰的嫌疑,至于真凶是谁,却一时难知;玄痛、玄难为丁春秋所害,大仇迄未得报;而杀害玄悲大师的凶手究竟是谁,也是全无端倪。大家只知玄悲是胸口中了“大韦陀杵”而死,“大韦陀杵”乃少林七十二门绝技之一,正是玄悲苦练了数十年的功夫。以前均以为是姑苏慕容氏“以彼之道,还施彼身”而下毒手,后来慧方、慧镜等述说与邓百川、公冶乾等人结交的经过,均觉慕容氏门下诸人也均非奸险之辈,且曾与少林僧联手对付丁春秋,可说是敌忾同仇。适才又看到鸠摩智的身手,他既能使诸般少林绝技,则这一招“大韦陀杵”是他所击固有可能,就算另有旁人,也不为奇。四位高僧分别死在三个极强对头手下,因此玄渡说是三件大事。

  玄慈说道:“老衲忝为本寺方丈,于此六件大事,无一件能善为料理,委实汗颜无地。可是虚竹身上功夫,全是逍遥派的武学,难道……难道少林寺的大事……”

  他说到这里,言语已难以为继,但群僧都明白他的意思:虚竹武功虽高,却全是别派旁门功夫,即使他能出手将这六件大事都料理了,有识之士也均知少林派是因人成事,非依靠逍遥派武功不可,不免为少林派门户之羞;就算大家掩饰得好,旁人不知,但这些有道高僧,岂能作自欺欺人的行径?

  隔了半晌,玄渡问道:“以方丈之见,却是如何?”

  玄慈道:“阿弥陀佛!我辈接承列祖列宗的衣钵,今日遭逢极大难关,以老衲之见,当依正道行事,宁为玉碎,不作瓦全。倘若大伙尽心竭力,得保少林令誉,那是我佛慈悲,列祖列宗的遗荫;设若魔盛道衰,老衲与众位师兄弟以命护教,以身殉寺,却也问心无愧,不违我教的止理。少林寺数百年来造福天下不浅,善缘深厚,就算一时受挫,也决不致一败涂地,永无兴复之日。”这番话说得平平和和,却正气凛然。

  群僧一齐躬身说道:“方丈高见,愿遵法旨。”

  玄慈向玄寂道:“师弟,请你执行本寺戒律。”玄寂道:“是!”转头向知客僧侣道:“有请吐蕃国师与众位高僧。”知客僧侣躬身答应,分头去请。

  玄渡、玄生等暗暗叹息,虽有维护虚竹之意,但方丈所言,乃以大义为重,不能以一时的权宜利害,毁了本寺戒律清誉。各人都已十分明白,倘若赦免虚竹的罪过,那是虽胜亦败,但如秉公执法,则虽败犹荣。方丈已说到了“以命护教,以身殉寺”的话,那是破釜沉舟,不存任何侥幸之想,虚竹如何受罚,反不怎么重要了。

  虚竹也知此事已难挽回,哭泣求告,都是枉然,心想:“人人都以本寺清誉为重,我是自作自受,决不可在外人之前显露畏缩乞怜之态,叫人小觑了少林寺的和尚。”

×      ×      ×

  过不多时,鸠摩智、神山、观心等客寺高僧来到大殿。钟声响起,慧字辈、虚字辈、空字辈群僧又列队而入,站立两厢。

  玄慈合十说道:“吐蕃国国师、列位师兄请了。少林寺虚字辈弟子虚竹,身犯杀戒、淫戒、荤戒、酒戒四大戒律,私学旁门别派武功,擅自出任旁门掌门人。少林寺戒律院首座玄寂,便即依律惩处,不得宽贷。”

  鸠摩智和神山等一听之下,倒也大出意料之外,眼见梅兰竹菊四女乔装为僧,只道虚竹胆大妄为,私自在寺中窝藏少女,所犯者不过淫戒而已,岂知方丈所宣布的罪状尚过于此。

  普渡寺道清大师中年出家,于人情世故十分通达,兼之性情慈祥,素喜与人为善,说道:“方丈师兄,这四位姑娘眉锁腰直、颈细背挺,显是守身如玉的处女,适才向国师出手,使的更是童贞功剑法,咱们学武之人一见便知。虚竹小师兄行为不检,容或有之,‘淫戒’二字,却是言重了。”

  玄慈道:“多谢师兄点明。虚竹所犯淫戒,非指此四女而言。虚竹投入别派,作了天山缥缈峰灵鹫宫的主人,此四女是灵鹫宫旧主的侍婢,私入本寺,意在奉侍新主,虚竹事先确实并不得知。少林寺疏于防范,好生惭愧,倒不以此见罪于他。”

  童姥武功虽高,但从不履足中土,只是和边疆海外诸洞、诸岛的旁门异士打交道,因此“灵鹫宫”之名,群僧都是首次听到。鸠摩智在吐蕃国曾听人说起过,却也不明底细。

  道清大师道:“既然如此,外人不便多所置喙了。”鸠摩智和神山上人对少林寺本来不怀善意,但见玄慈一秉至公,毫不护短,虚竹所犯戒律外人本来不知,他却当众宣示,心下也不禁钦佩。

  玄寂走上一步,朗声问道:“虚竹,方丈所指罪业,你都承认么?有何辩解?”虚竹道:“弟子承认,罪重孽大,无可辩解,甘领师叔祖责罚。”

  群僧心下悚然,眼望玄寂,听他宣布如何处罚。

  玄寂朗声说道:“虚竹擅犯杀、淫、荤、酒四大戒律,杀戒尤重,罚当众重打一百棍。虚竹,你心服吗?”虚竹听说只罚打他一百棍子,衡之自己所犯四大戒律,实在一点也不算重,忙道:“多谢师叔祖慈悲,虚竹心服。”玄寂又道:“你未得掌门方丈和受业师父许可,擅学旁门武艺,罚你废去全身少林派武功,自今而后,不得再为少林派弟子。你心服吗?”

  虚竹心中一酸,情知此事已无可挽救,道:“弟子该死,师叔祖罚得甚是公正。”

  别派群僧适才见他和鸠摩智激斗,以“韦陀掌”和“罗汉拳”少林武功大显神威,谁都不知虚竹的真正武功,其实已不是少林一派。鸠摩智自称一身兼七十二门绝技,实则所通者不过二十三门绝技表面招式而已,真正的少林派内功他所知极少。虚竹和他相斗时所使的小无相功,他自然是懂的,但北冥真气、天山六阳掌、天山折梅手等高深武功,他却也以为是少林派功夫,听得玄寂说要废去他的少林派武功,不由得大喜,心想:“你们自毁长城,去了我的心腹之患,那真再好也没有了。”观心、觉贤、道清等高僧心中却连呼:“可惜,可惜!”

  玄寂又道:“你既为逍遥派掌门人,为缥缈峰灵鹫宫的主人,便当出教还俗,或者改入道教,如仍皈依我佛,当为在家居士。从今而后,你不再是少林寺僧侣了。如此处置,你心服么?”

  虚竹无爹无娘,童婴入寺,自幼在少林寺长大,于佛法要旨虽领悟不多,但少林寺是他在这世上唯一的安身立命之地,一旦被逐出寺,不由得悲从中来,泪如雨下,伏地而哭,哽咽道:“少林寺自方丈大师以次,诸位师伯祖、师叔祖,诸位师伯、师叔以及恩师,人人对弟子恩义深重,弟子不肖,有负众位教诲。”

  道清大师忍不住又来说情,说道:“方丈师兄、玄寂师兄,依老衲看来,这位小佛兄迷途知返,大有悔改之意,何不给他一条自新之路?”

  玄慈道:“师兄指点得是。但佛门广大,何处不可容身?虚竹,咱们罚你破门出寺,却非对你心存恶念,断你皈依我佛之路。天下庄严宝刹,何止千千万万。倘若你有皈依三宝之念,还俗后仍可再求剃度。盼你另投名寺,拜高僧为师,发宏誓愿,清净身心,早证正觉。就算不再出家为僧,在家的居士只须勤修六度万行,一般也可证道,为大菩萨成佛。”说到后来,言语慈和恳切,甚有殷勤劝诫之意。

  虚竹更是悲切,行礼道:“方丈师伯祖教诲,弟子不敢忘记。”

  玄寂又道:“慧轮听者。”慧轮走上几步,合十跪下。玄寂道:“慧轮,你身为虚竹的业师,平日惰于教诲,三毒六根之害,未能详予指点,致成今日之祸。罚你受杖三十棍,入戒律院面壁忏悔三年。你可心服么?”慧轮颤声道:“弟子……弟子心服。”

  虚竹说道:“师伯祖,弟子愿代师父领受三十杖责。”

  玄寂点了点头,道:“既是如此,虚竹共受杖责一百三十棍。掌刑弟子,取棍侍候。此刻虚竹尚为少林僧人,加刑不得轻纵。出寺之后,虚竹即为别派掌门,与本寺再无瓜葛,本派上下,须加礼敬。”

  四名掌刑弟子领命而出,不久回入大殿,手中各执一条檀木棍。

  玄寂正要传令用刑,突然一名僧人匆匆入殿,手中持了一大叠名帖,双手高举,交给玄慈,说道:“启禀方丈,河朔群雄拜山。”

  玄慈一看名帖,共有三十余张,列名的都是北方一带成名的英雄豪杰,突然于此刻同时赶到,料得与丐帮之事有关。只听得寺外话声不绝,群豪已到门口。玄慈说道:“玄生师弟,请出门迎接。”又道:“列位师兄,嘉宾光临,本派清理门户之事,只好暂缓一步再行,以免怠慢了远客。”当即站起,走到大殿檐下。

  过不多时,便见数十位豪杰在玄生及知客僧陪同下,来到大殿之前。

  玄慈、玄寂、玄生等虽是勤修佛法的高僧,究是武学好手,遇到武林中的同道,都有惺惺相惜的亲近之意,这时突见这许多成名的英豪到来,虽正当清理门户之际,心头十分沉重,也不禁精神为之一振。少林群僧在外行道,结交方外朋友甚多,所来的英豪之中,颇有不少是玄字辈、慧字辈僧侣的至交。各人执手相见,欢然道故,迎入殿中,与鸠摩智、神山等人引见。神山、观心等威名素著,群豪若非旧识,也均仰慕已久。

  玄慈正欲问起来意,知客僧又进来禀报,说道山东、淮南有数十位武林人物前来拜山。

  玄惭出去迎进殿来。一条黑汉子大声说道:“丐帮庄帮主邀咱们来瞧热闹,他自己还没到么?”一个阴声细气的声音说道:“老兄你急什么?既然来了,要瞧热闹,还少得了你一份么?当然咱们小角色先上场,正角儿慢慢再出台。”

  玄慈朗声说道:“诸位不约而同地降临敝寺,少林寺至感荣幸。只不过招待不周,还请原谅则个。”群豪都道:“好说,好说,方丈不必客气。”

  这时和少林僧交好的豪客,早已说知来寺原委,各人都接到丐帮帮主庄聚贤的英雄帖,说道少林寺和丐帮向来并峙中原,现庄聚贤新任丐帮帮主,意欲立一位中原的武林盟主,并定下若干规章,以便同道一致遵守,定十一月初十亲赴少林寺,与玄慈方丈商酌。各人出示英雄帖,帖上注明这天是甲戌冬至,大吉大利,利于出门会友,帖中言语虽颇谦逊,但摆明了是说,武林盟主舍我其谁?庄聚贤要来少林寺,显然是要凭武功击败少林群僧,压下少林派数百年享誉武林的威风。

  帖中并未邀请群雄到少林寺,但武林人物个个喜动不喜静,对于丐帮与少林派互争雄长的大事,哪一个不想亲自目睹,躬与其盛?是以不约而同地纷纷到来。这时殿中众人说得最多的便是一句话:“那庄聚贤是谁?”人人都问这句话,却没一人能答。

  玄慈方丈与师兄弟会商数日,都猜测这庄聚贤多半便是乔峰的化名,以他的武功机谋,要杀了丐帮中与他为敌的长老,夺回帮主之位,自不为难,否则丐帮与少林寺素来交好,怎地忽有此举?乔峰大战聚贤庄,天下皆知,他化名为庄聚贤,其实已点明了自己来历。

  过不多时,两湖、江南各地的英雄到了,川陕的英雄到了,两广的英雄也到了。群雄南北相隔千里,却都于一日中络绎到来,显然丐帮准备已久,早在一两个月前便已发出英雄帖。玄慈和诸僧口中不言,心下却既愤怒,又担忧。仅在数日之前,自称丐帮帮主的庄聚贤才有书信到来,说到要选武林盟主之事,并说日内将亲来拜山,恭聆玄慈方丈教益,信中既未说明拜山日期,更没提到邀请天下英雄。哪知突然之间,群贤毕集,少林寺竟给闹了个手忙脚乱。少林派虽在江湖上广通声气,居然事先全无所闻,尚未比试,已先落下风。丐帮此举,俨然一副胜券已握的模样,请帖上不言明邀请群雄,只不过不能越俎代庖,代少林寺作主人而已,但大撒英雄帖,实是不邀而邀。群僧又想:“丐帮不邀咱们赴他总舵,面子上是对咱们礼敬,他帮主亲自移步,实则是要令少林派事先全无预备,攻咱们一个措手不及。”

  玄生向他好友河北神弹子诸葛中发话:“好啊,诸葛老儿,你得到讯息,也不捎个信来给我,咱们三十年的交情,就此一笔勾销。”诸葛中老脸涨得通红,连连解释:“我……我是三天前才接到帖子,一碗饭也没得及吃完,连日连夜地赶来,途中累死了两匹好马,唯恐错过了日子,不能给你这臭贼秃助一臂之力。怎……怎么反怪起我来?”玄生哼了一声,道:“你倒是一片好心了!”诸葛中道:“怎么不是好心?你少林派武功再高,老哥哥来呐喊助威,总不见得是坏心啊!你们方丈本来派出英雄帖,约我十二月初八来少林寺,会一会姑苏慕容氏,现下哥哥早来了一个月,可没对你不起。”

  玄生这才释然,请问其他英豪,路远的接帖早,路近的接帖迟,但个个是马不停蹄地趱路,方能及时赶到。倒不是这许多朋友没一个事先向少林寺送信,而是丐帮策划周详,算准了各人到达少林寺的日程,令他们没法早一日赶到或派人通知。群僧想到此节,都觉得丐帮谋定而后动,帮主和帮众未到,已然先声夺人,只怕尚有不少厉害后着。

  这一日正是十一月初十。少林群僧先是应付神山上人等一众高僧,跟着与鸠摩智相斗,盘问虚竹,已耗费了不少精神,突然间四面八方各路英雄豪杰纷纷赶到,寺中僧人虽多,事出仓促,也不免手忙脚乱。幸好知客院首座玄净大师是位经理长才,而寺产素丰,物料厚积,群僧在玄净分派之下,接待群豪,却也礼数不缺。

  玄慈等迎接宾客,无暇屏人商议,只各自心中嘀咕。忽听知客僧报道:“大理国镇南王段殿下驾到。”

  为了少林寺玄悲大师身中“大韦陀杵”而死之事,段正淳曾奉皇兄之命,前来拜会玄慈方丈。大理段氏是少林寺之友,此刻到来,实是得一强助,玄慈心下一喜,说道:“大理段王爷还在中原吗?”率众迎出。玄慈与段正淳以及他的随从华赫艮、范骅、巴天石、朱丹臣等已是二度重会,寒暄得几句,便即迎入殿中,与群雄引见。

  第一个引见的便是吐蕃国国师鸠摩智。段正淳立时变色,抱拳道:“犬子段誉蒙得明王垂青,携之东来,听犬子言道,一路上多聆教诲,大有进益,段某感激不尽,这里谢过。”鸠摩智微笑道:“不敢!段公子怎么不随殿下前来?”段正淳道:“犬子不知去了何处,说不定又落入了奸人恶僧之手,正要向国师请教。”鸠摩智连连摇头,说道:“段公子的下落,小僧倒也知道。唉!可惜啊可惜!”

  段正淳心中怦地一跳,只道段誉遭了什么不测,忙问:“国师此言何意?”他虽多经变故,但牵挂爱子安危,不由得声音也颤了。

  数月前他父子欢聚,其后段誉去参与聋哑先生棋会,归途中自行离去,事隔数月,段正淳不得丝毫音讯,生怕他遭了段延庆、鸠摩智或丁春秋等人的毒手,一直好生挂念。这日听到讯息,丐帮新任帮主庄聚贤要和少林派争夺武林盟主,当即匆匆赶来,主旨便在寻访儿子。他段氏是武林世家,于丐帮、少林争夺中原盟主一事自也关心。

  鸠摩智道:“小僧在天龙宝刹,得见枯荣大师、本因方丈以及令兄,个个神定气闲,庄严安详,真乃有道之士。镇南王威名震于天下,却何以舐犊情深,大有儿女之态?”

  段正淳定了定心神,寻思:“誉儿若已身遭不测,惊慌也已无益,徒然教这番僧小觑了。”便道:“爱惜儿女,人之常情。世人若不生儿育女,呵之护之,举世便即无人。吾辈凡夫俗子,如何能与国师这等出家无嗣、心无挂碍的高僧相比?”

  鸠摩智微微一笑,说道:“小僧初见令郎,见他头角峥嵘,知他必将光大段门,为大理国日后的有道明君,实为天南百万苍生之福。”

  跟着长叹一声,道:“唉,真是可惜,这位段君福泽却是不厚。”他见段正淳又即脸上变色,这才微微一笑,说道:“他来到中原,见到一位美貌姑娘,从此追随于石榴裙边,什么雄心壮志,一古脑儿地消磨殆尽。那位姑娘到东,他便随到东;那姑娘到西,他便跟到西。任谁看来,都道他是一个游手好闲、不务正业的轻薄子弟,那不是可惜之至么?”

  只听得嘻嘻一声,一人笑了出来,却是女子的声音。众人向声音来处瞧去,却是个面目猥琐的中年汉子。此人便是阮星竹,这两年多来,她一直伴着段正淳。段正淳来少林寺,她也跟着来了。她知少林寺规矩不许女子入寺,便改装成男子,形容举止,无一不像,决不似灵鹫宫四姝那般一下子便给人瞧破,只是她声音娇嫩,却不及女儿阿朱那般假扮男人说话也能惟妙惟肖。她见众人目光向自己射来,便即粗声粗气地道:“段家小皇子家学渊源,将门虎子,了不起,了不起。”

  段正淳到处留情之名,播于江湖,群雄听她说段誉苦恋王语嫣乃“家学渊源,将门虎子”,都不禁相顾莞尔。

  段正淳也哈哈一笑,向鸠摩智道:“这不肖孩子……”鸠摩智道:“并非不肖,肖得很啊,肖得紧!”段正淳知他是讥讽自己风流放荡,也不以为忤,续道:“不知他此刻到了何方,国师若知他的下落,便请示知。”鸠摩智摇头道:“段公子勘不破情关,整日价憔悴相思。小僧见到他之时,已是形销骨立,面黄肌瘦,此刻是死是活,那也难说得很。”

相关热词搜索:天龙八部

上一篇:三十九 解不了 名缰系嗔贪
下一篇:四十一 燕云十八飞骑 奔腾如虎风烟举

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