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图片中心 > 图说新闻 >

金庸的梦中情人夏梦罕见照片
2011-01-16 17:06:18   来源:网络转载   评论:0

上一张
收藏  分享到:
查看原图

  夏梦,原名杨蒙,江苏苏州人,生于上海。外形艳而不媚,贞静平和,娴雅大方,兼之身材高挑,有“上帝的杰作”之美誉,是香港公认的西施。金庸说:“西施怎样美丽,谁也没见过,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。”

  夏梦1947年从内地移居香港,曾就读于玛利诺书院。1949年,学校举行文艺联欢会,由学生用英语演出《圣女贞德》,夏梦主演贞德,获得了极大成功。人们夸她:“人极漂亮,戏又演得精彩”。她喜唱京剧,是一名出色的花旦。1950年,17岁的夏梦入香港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当演员,主演《禁婚记》、《娘惹》、《门》、《绝代佳人》和《新寡》等影片。由于文化素质好,演技一流,扮相俏丽,所以在银幕上极有光彩,在当时大红大紫,拥有粉丝无数。

  金庸原名查良镛,祖籍为江西省婺源县,1924年出生在浙江海宁。查家为当地名门望族,有“唐宋以来巨族,江南有数人家”之誉。1937年,金庸考入衢州一中,离开家乡海宁。1939年,15岁的金庸和同学一起编写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《给投考初中者》,畅销内地。这是此类书籍在中国第一次出版,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书。少年时代,金庸就露出峥嵘,体现出了超人的写作天赋。

  1941年日军攻到浙江,金庸进入联合高中,那时他17岁,临毕业时因为写讽刺黑板报《阿丽丝漫游记》被开除。1944年考入重庆国立政治大学外文系,因对国民党职业学生不满投诉而被勒令退学,一度进入中央图书馆工作,后转入苏州东吴大学(今苏州大学)学习国际法。抗战胜利后回杭州进《东南日报》做记者,1948年在数千人参加的考试中脱颖而出,进入《大公报》,做编辑和收听英语国际电讯广播当翻译。不久《大公报》香港版复刊,金庸南下到香港。

  1950年,《大公报》所属《新晚报》创刊,金庸调任副刊编辑,主持《下午茶座》栏目,也做翻译、记者工作,与梁羽生(原名陈文统)一个办公桌,写过不少文艺小品和影评(笔名姚馥兰和林欢)。在《大公报》与梁羽生、陈凡(百剑堂主)开设《三剑楼随笔》,成为专栏作家,在读者中享有盛誉。这期间,他开始写第一部武侠小说《书剑恩仇录》,1955年,这部横空出世的小说在香港《大公报》上连载之时,引起了极大的轰动。小说将历史与传奇融为一体、虚实相间,史笔与诗情相结合,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。

  其时,金庸已名满香江。1957年,金庸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:进入长城电影公司,专职为编剧。大作家金庸为什么要加盟长城影片公司,肯屈就去当个编剧?当时有好多人不可理解,原来他是“醉翁之意不在酒”,完全是为了接近夏梦而去的。对于才貌双全的大明星夏梦,金庸心仪已久了。

  据他的一位知友说:他爱夏梦如痴如醉,但苦于难在生活中见到夏梦,才想到了“加盟”这个绝招。金庸还开玩笑说:“当年唐伯虎爱上了一个豪门的丫环秋香,为了接近她,不惜卖身为奴入豪门,我金庸与之相比还差得远呢!”

  金庸曾说:“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,我想她应该长得像夏梦才名不虚传。”还说:“生活中的夏梦真美,其艳光照得我为之目眩;银幕上的夏梦更美,明星的风采观之就使我加快心跳,魂儿为之勾去。”

  为了接近夏梦,金庸很是痴情。那时他已是名满香江的大才子,却委屈自己加盟长城影片公司做编剧,为能天天见到同一公司的夏梦。他的才华也让夏梦欣赏,无奈夏梦与金庸相识时已与商人林葆诚订婚。夏梦对金庸保持着一份尊重。

  越是这样,金庸对夏梦越是迷恋,一起工作时,见到夏梦一个微笑都会开心不已。24岁的夏梦,外形俏丽,170厘米的身高,除了拍戏,还喜唱京剧。她戏演得好,文化素质也高,是国语片中十分罕见的全能演员。可惜双方的关系早已不可更改。一次,金庸把埋在心中的情感告诉了夏梦。夏梦只说:“今生今世难偿此愿,也许来生来世还有机会。”

  这次告白之后,两个人的关系就被确定为比爱情少,比友情多。金庸心中虽然无限遗憾,还是尊重了夏梦的选择。

  后来,金庸离开了长城,办了报纸,心里却对夏梦一直无法忘情。他在自己的报纸上为夏梦开了游记专栏,追踪她的脚步。夏梦移民国外时,金庸一连十多天在自己的报纸上发关于夏梦移民的消息。

  金庸将内心对夏梦的痴爱,化为笔下的人物,黄蓉的聪明机灵、小龙女的遥不可及,无不含着他对夏梦的感情。女作家三毛曾说:金庸小说的特殊之处,就在于其写出了一个人类至今仍捉摸不透的、既可让人上天堂又可让人下地狱的“情”字。而不解金庸与夏梦的这一段情,就不会读懂他在小说中“情缘”的描写。

  金庸将心中埋藏的感情变成最多情的文字,让读者沉醉在他笔下的世界里,不忍离开。

相关图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