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回 汴梁小丐
2019-09-29 22:06:00 作者:金庸 来源:金庸作品集旧版 评论:0 点击:
赵客缦胡缨,吴钩霜雪明。银鞍照白马,飒沓如流星。
十步杀一人,千里不留行。事了拂衣去,深藏身与名。
闲过信陵饮,脱剑膝前横。将炙啖朱亥,持觞劝侯嬴。
三杯吐然诺,五岳倒为轻。眼花耳热后,意气素霓生。
救赵挥金锤,邯郸先震惊。千秋二壮士,烜赫大梁城。
纵死侠骨香,不惭世上英。谁能书阁下,白首太玄经?
这一首李白的《侠客行》,写的是春秋时魏国信陵君门客侯生和朱亥的故事,千载之下读来,英锐之气,兀自虎虎有威。那大梁城邻近黄河,后称汴梁,即今河南开封,该地虽然数为京城,却是民风质朴,古代悲歌慷慨的豪侠气概,后世迄未泯灭。
开封东门十二里处,有个小市镇,叫做侯监集。这一日已是傍晚时分,四处前来赶集的乡民正自挑担的挑担、提篮的提篮,纷纷归去,突然间东北角上隐隐响起了一阵马蹄之声。那候监集正当官道,来往客商众多,有人骑马来往,谁也没多理会。
但听那马蹄声越来越近,竟然是大队人马,少说也有二百来骑。镇人乡民方始略觉惊异,但听得蹄声奔腾,乘者竟是纵马疾驰,众人相顾说道:“多半是官军到了。”有的说道:“快让开些,官兵马匹冲来,踢翻担子,那也罢了,便踩死了你,也是活该。”
猛听得蹄声之中夹杂着阵阵胡哨。这些胡哨声东呼西应、南唤北和,竟然四面八方都是哨声,似乎将侯监集团团给围住了。众人骇然失色,有些见识较多之人,不免心中嘀咕:“遮莫是强盗?”
河安杂货铺中一名伙计伸了伸舌头,说道:“啊哟,只怕是我的妈啊那些老哥们来啦!”王掌柜脸色已然惨白,举起了一只不住发抖的肥手,作势要往那伙计头顶拍落,口中喝道:“你奶奶的,说话也不图利市,什么老哥小哥的。当真线上的大爷们来了,哪还有你……你的小命?再说,也没听见光天化日有人干这调调儿的!啊哟,这……这可有点儿邪……”
他说到一半,口虽张着,却没有了声音,只见市集东头四五匹健马直抢了过来。马上乘者一色黑衣,头戴范阳斗笠,手中各执明晃晃的钢刀,大声叫道:“老乡,大伙儿各站原地,动一下子的,可别怪刀子不生眼睛。”一面叱喝,一面往西驰去,马蹄铁拍打在青石板上,直令人心惊肉跳。
蹄声未歇,西边厢又是七八匹马冲了过来。马上健儿也是一身黑,头戴斗笠,帽檐压得低低的,瞧不清面目。这些人一般叱喝:“乖乖的不动,那就没事,爱吃板刀面的,不妨出来!”
河安杂货铺那伙计也真叫大胆,嘿的一声笑,说道:“板刀面有什么滋味……”这人贫嘴贫舌的,想要说句笑话,岂知一句话没完,左首黄马上一人马鞭一挥,刷的一声,长鞭甩进柜台,勾着那人的脖子,顺手一带,砰的一声,将那伙计重重摔在街上。
那坐骑一股劲儿的向前驰去,便将那伙计拖着而行。后边一匹马赶将上来,一足踩了下去,只听那伙计哀号一声,登时不活了。
旁人见到这伙人如此凶横,哪里敢动弹?有的本想去上了门板,这时双脚便如钉在地上一般,只是全身发抖,要他不动,却也不能。
离河安杂货铺六间门面处,有一家烧饼油条店,油锅中热油滋滋价响,铁丝架上搁着七八根油条。一个驼背老者弯着腰在搓面粉,慢条斯理的将面粉捏成一个个小球,又将小球压成圆圆的一片,对眼前惊心动魄的惨事,竟如视而不见。
那老者在面饼上洒上些切碎的葱花,对角一摺,捏上了边,在木板角上的一只黄砂碗中抓些芝麻,洒在面上,然后用铁钳挟起,放入烘炉之中。
这时四下里胡哨声均已止歇,马匹也不再行走,一个七八百人的市集上鸦雀无声,就是啼哭的小儿,也给父母按住了嘴巴,不令发出半点声音。各人凝气屏息之中,只听得喀、喀、喀的皮靴之声,从西边上沿着大街响了过来。
这人走得甚慢,沉重的脚步声一下一下的,便如踏在每个人心头之上。那脚步声渐渐近来,其时太阳正要下山,一个长长的人影映在大街之上,随着脚步声慢慢逼近。候监集这条街上,人人都似吓得呆了,只有那卖饼老儿仍是在做他的烧饼。但听得皮靴声响到烧饼铺外忽而停住,那人上上下下的打量卖饼老者,突然间嘿嘿嘿的冷笑三声。
卖饼老者缓缓抬起头来,只见面前那人身材极高,约摸四十五六岁年纪,一张脸孔如橘皮般凹凹凸凸,满是疙瘩,双目下垂,眼睛虽小,却是炯炯有神。
卖饼老者点了点头,道:“大爷,买饼么?一文钱一个。”拿起铁钳,从烘炉中挟了个热烘烘的烧饼出来,放在白木板上。
那高个儿又是一声冷笑,说道:“拿来!”跟着便伸出了左手。
那老者眯着眼睛道:“是!”拿起那个新焙的烧饼,放在他手掌之中。
那高个儿突然双眉一竖,怒喝一声:“到这当儿,你还在消遣大爷!”将那烧饼劈面向那老者掷去。但听得呼的一声,声势挟劲风,烧饼虽软,这一掷之势力道却是不小,若是掷中在脸上,却是非受伤不可。
那老者缓缓将头一侧,那烧饼恰好从他脸畔擦过,拍的一声响,落在青石板边的一条泥沟之旁。
那高个儿掷出烧饼,随着呛啷一声响,从腰间撤出了一对双钩,钩头映着夕阳,蓝印印地寒气逼人,说道:“到这时候还不拿来,还想逃得了性命么?姓吴的,你到底识不识时务?”
那卖饼老者眯着眼睛道:“素闻金刀寨安寨主劫富济贫,江湖上提起来都是翘起大拇指,说声:‘侠盗!’怎么派出来的小喽罗,却向卖烧饼的穷老汉打起主意来啦?”他说话似乎有气无力,但一番话却又说得清清楚楚。
那高个儿听他称自己是“金刀寨的小喽罗”,两条眉毛挂得更加低了,心中怒发如狂,喝道:“吴道一,你是决计不交出来的啦?”
那卖烧饼老者听他喝出了自己姓名,心中也是一凛,寻思:“金刀寨的消息倒也灵通。”脸上却仍是一副懒洋洋的神气,道:“足下手持双钩,想必是金刀寨的铁钩子张……张大元了!”
其实那高个儿名叫李大元,外号人称“神钩”,他听吴道一故意替自己改了个姓,不提“神钩”却称为“铁钩子”,显是充满轻侮之意,再也难以忍耐,左钩一起,一招“手到擒来”,疾向吴道一左肩钩落。
吴道一向右一让,李大元一钩落空,但他这一钩之后,藏着巧妙的后着,跟着左腕一缩,钢钩拖回,便向吴道一后心钩到。吴道一突然身形一,避开了这一钩,跟着右足踢出,却是踢在烘炉之上。满炉红炭猛然向那李大元身上飞去,同时一镬炸油条的熟油也向他头顶浇落。
李大元吃了一惊,急忙后跃,避开了烘炉中的红炭,却避不开满镬热油,“啊哟”一声,满锅热油已泼在他双腿之上,只痛得他哇哇怪叫。
吴道一双足一登,冲天跃起,纵到了对面屋顶,手中兀自抓着那把烤烧饼的铁钳。猛地里青光一闪,一柄单刀迎头劈来,吴道一举铁钳一挡,当的一声响,火光四溅。他那铁钳虽是黑黝黝地毫不起眼,其实乃纯钢所铸,竟将那单刀挡了回去。
便在此时,左侧一枝梨花短枪、右侧双刀同时攻到。
吴道一哼了一声,道:“好不要脸,以多取胜么?”身形一长,双手分执了铁钳的两股,左挡短枪,右架双刀,竟然是将铁钳拆了开来,变成了一对判官笔使。
围攻他的三人也都是一身黑衣,蓦然间见他长身而立,一个驼背老人变成了不是驼子,都是一惊。
吴道一双笔使展开来,招招取人穴道,虽是以一敌三,居然占到了上风,但听得一声“着!”使短枪的“啊”的一声,左腿中笔,骨溜溜的从屋檐上滚了下去。
西北角屋面上站着一名矮瘦老者,双手叉在腰间,冷冷的瞧着三人相斗。白光闪动中当的一声响,使单刀的手中兵刃被吴道一左笔震落,跟着胸口被他一脚踹中,一个筋斗翻落街中。
那使双刀的心中怯意陡生,却也不肯认输退开,将双刀使得如同一团雪花相似,变成护住了全身要害,只守不攻。
那矮瘦老者慢慢踱将过来,一步一步的越走越近,这时相斗的二人双刀双笔都是舞得虎虎生风,不论是给那一件兵刃带到了少些,都不免身受重伤,但那老者竟如视而不见,对着二人走将过去。
那使双刀的叫道:“师叔,小心!”一刀砍出,收招不住,竟是向那老者肩头削了过去。
那老者右手伸起,两根手指在刀背上一按,那人拿捏不定,手一松,一柄单刀直飞了出去。
其时夕阳已有一半落到了山后,金光照耀,只见那单刀在半空中不住的翻筋斗,快速无伦,幻作一个圆盘,下面街上一半人都仰起了头观看。
那人一刀脱手,不免惊惶失措。吴道一乘势一笔直进,点向他的小腹。不料那矮瘦老者左手伸出,搭在那人肩头,一拉之下,已将他拉到了自己身后,右手一指戮出,点向吴道一的左眼。
这一招迅捷无比,吴道一明明见自己一笔便可刺中他的胸膛,但对方这一招如此阴毒厉害,直是不能不救,只得回笔打他手指。
那老者手指略歪,避了他铁笔的一击,改刺他的咽喉。吴道一力道已老,无法变招,只得向后退了一步。
岂知他退一步,那老者便跟着上前一步,右手又是一指伸出,点向他的小腹。吴道一既会使判官笔,自是点穴的行家,见他每一招点出,都不是攻向自己穴道,虽是如此,却也不敢任他在身上着指,呼的一声,右笔反将过来,砸向他的头顶,那老者向前直冲,几欲扑入吴道一的怀里,便这么一冲,已将他一笔避过,同时双手齐出,向他胸口抓去。
吴道一身形魁梧,那老者的头顶只到他的颈口,但那老者的武功狠辣无比,赤手空拳,着着进逼。
吴道一猛觉敌人已欺进怀中,大惊之下,急向后退,嗤的一声,胸口已被他抓下一长条衣服。
吴道一只觉肚腹间飕飕生凉,百忙中也不及察看是否已经受伤,双臂合拢,倒转铁笔,一招“环抱六合”,双笔笔柄向那老者两边太阳穴中砸了下来。
那老者不闪不架,又是向前一冲,双掌扎扎实实的击在吴道一胸口。喀喇喇的一声响,也不知断了多少根肋骨,吴道通从屋顶上一交翻跌下去。
李大元两条大腿被热油炙得全是火泡,早在暴跳如雷,只是双腿受了重伤,不便纵上屋顶和敌人拚命,又知那矮瘦老者周牧高傲自负,既是他已经出手,就不喜旁人来相助,是以只是仰起了脖子,观看二人相斗。
吴道一腾的一声从屋顶摔下,李大元一跃而前,势如疯虎般扑将上去,双钩扎落,直刺入吴道一的肚腹。他得意之极,仰起头来,纵声长笑。
周牧急叫:“留下活口!”但终于慢了一步,双钩齐刺,吴道一那里还有命在?
突然间黑影一闪,李大元叫声:“啊……”踉踉跄跄的退了几步,只见他胸口双乳的部位均多了一枝铁笔,自前胸直透至后背,鲜血从四个伤口中直涌出来,跟着晃了几晃,便即摔倒。
原来吴道一临死时奋力一击,李大元猝不及防,竟然被他插中了要害。金刀寨的伙伴们大惊之下忙伸手扶起,却是早已气绝。
周牧不去理会李大元的生死,嘴角边露出鄙夷之色,抓起吴道一的身子,见他也已停了呼吸。周牧眉头微皱,喝道:“剥了他衣服,详细搜查。”
四名下属应道:“是!”立即剥他衣衫。只见他背上长衣之下负着一个包裹。原来平时扮作驼背,便是这包裹之故。
两名黑衣汉子迅速打开包裹,见包中有包,一层层的裹着油布,打开了一层,周牧脸上的喜意越来越盛,心中不住说道:“在这里了,在这里了!”一共解开了十来层油布,那包裹越来越小,变成尺许见方,两寸来厚的一个方包,
周牧挟手攫过,道:“骗人的玩意,不用看了!快到屋里搜去。”
十余名黑衣汉子应声入内。那烧饼店前后不过两间房,十几人挤在里面,乒乒乓乓、呛啷呛啷,店里的碗碟、床板、桌椅、衣物一件件都摔了出来。
周牧只是叫:“细细的搜,什么地方都别漏过了!”
闹了半天,已是黑沉沉地难以见物,十几名汉子点起了火把,将烧饼店中的墙壁、灶头也拆了下来。呛啷一声响,一只瓦缸摔入了街心,跌成十来块碎片,缸中面粉四散得满地都是。
十步杀一人,千里不留行。事了拂衣去,深藏身与名。
闲过信陵饮,脱剑膝前横。将炙啖朱亥,持觞劝侯嬴。
三杯吐然诺,五岳倒为轻。眼花耳热后,意气素霓生。
救赵挥金锤,邯郸先震惊。千秋二壮士,烜赫大梁城。
纵死侠骨香,不惭世上英。谁能书阁下,白首太玄经?
这一首李白的《侠客行》,写的是春秋时魏国信陵君门客侯生和朱亥的故事,千载之下读来,英锐之气,兀自虎虎有威。那大梁城邻近黄河,后称汴梁,即今河南开封,该地虽然数为京城,却是民风质朴,古代悲歌慷慨的豪侠气概,后世迄未泯灭。
开封东门十二里处,有个小市镇,叫做侯监集。这一日已是傍晚时分,四处前来赶集的乡民正自挑担的挑担、提篮的提篮,纷纷归去,突然间东北角上隐隐响起了一阵马蹄之声。那候监集正当官道,来往客商众多,有人骑马来往,谁也没多理会。
但听那马蹄声越来越近,竟然是大队人马,少说也有二百来骑。镇人乡民方始略觉惊异,但听得蹄声奔腾,乘者竟是纵马疾驰,众人相顾说道:“多半是官军到了。”有的说道:“快让开些,官兵马匹冲来,踢翻担子,那也罢了,便踩死了你,也是活该。”
猛听得蹄声之中夹杂着阵阵胡哨。这些胡哨声东呼西应、南唤北和,竟然四面八方都是哨声,似乎将侯监集团团给围住了。众人骇然失色,有些见识较多之人,不免心中嘀咕:“遮莫是强盗?”
河安杂货铺中一名伙计伸了伸舌头,说道:“啊哟,只怕是我的妈啊那些老哥们来啦!”王掌柜脸色已然惨白,举起了一只不住发抖的肥手,作势要往那伙计头顶拍落,口中喝道:“你奶奶的,说话也不图利市,什么老哥小哥的。当真线上的大爷们来了,哪还有你……你的小命?再说,也没听见光天化日有人干这调调儿的!啊哟,这……这可有点儿邪……”
他说到一半,口虽张着,却没有了声音,只见市集东头四五匹健马直抢了过来。马上乘者一色黑衣,头戴范阳斗笠,手中各执明晃晃的钢刀,大声叫道:“老乡,大伙儿各站原地,动一下子的,可别怪刀子不生眼睛。”一面叱喝,一面往西驰去,马蹄铁拍打在青石板上,直令人心惊肉跳。
蹄声未歇,西边厢又是七八匹马冲了过来。马上健儿也是一身黑,头戴斗笠,帽檐压得低低的,瞧不清面目。这些人一般叱喝:“乖乖的不动,那就没事,爱吃板刀面的,不妨出来!”
河安杂货铺那伙计也真叫大胆,嘿的一声笑,说道:“板刀面有什么滋味……”这人贫嘴贫舌的,想要说句笑话,岂知一句话没完,左首黄马上一人马鞭一挥,刷的一声,长鞭甩进柜台,勾着那人的脖子,顺手一带,砰的一声,将那伙计重重摔在街上。
那坐骑一股劲儿的向前驰去,便将那伙计拖着而行。后边一匹马赶将上来,一足踩了下去,只听那伙计哀号一声,登时不活了。
旁人见到这伙人如此凶横,哪里敢动弹?有的本想去上了门板,这时双脚便如钉在地上一般,只是全身发抖,要他不动,却也不能。
离河安杂货铺六间门面处,有一家烧饼油条店,油锅中热油滋滋价响,铁丝架上搁着七八根油条。一个驼背老者弯着腰在搓面粉,慢条斯理的将面粉捏成一个个小球,又将小球压成圆圆的一片,对眼前惊心动魄的惨事,竟如视而不见。
那老者在面饼上洒上些切碎的葱花,对角一摺,捏上了边,在木板角上的一只黄砂碗中抓些芝麻,洒在面上,然后用铁钳挟起,放入烘炉之中。
这时四下里胡哨声均已止歇,马匹也不再行走,一个七八百人的市集上鸦雀无声,就是啼哭的小儿,也给父母按住了嘴巴,不令发出半点声音。各人凝气屏息之中,只听得喀、喀、喀的皮靴之声,从西边上沿着大街响了过来。
这人走得甚慢,沉重的脚步声一下一下的,便如踏在每个人心头之上。那脚步声渐渐近来,其时太阳正要下山,一个长长的人影映在大街之上,随着脚步声慢慢逼近。候监集这条街上,人人都似吓得呆了,只有那卖饼老儿仍是在做他的烧饼。但听得皮靴声响到烧饼铺外忽而停住,那人上上下下的打量卖饼老者,突然间嘿嘿嘿的冷笑三声。
卖饼老者缓缓抬起头来,只见面前那人身材极高,约摸四十五六岁年纪,一张脸孔如橘皮般凹凹凸凸,满是疙瘩,双目下垂,眼睛虽小,却是炯炯有神。
卖饼老者点了点头,道:“大爷,买饼么?一文钱一个。”拿起铁钳,从烘炉中挟了个热烘烘的烧饼出来,放在白木板上。
那高个儿又是一声冷笑,说道:“拿来!”跟着便伸出了左手。
那老者眯着眼睛道:“是!”拿起那个新焙的烧饼,放在他手掌之中。
那高个儿突然双眉一竖,怒喝一声:“到这当儿,你还在消遣大爷!”将那烧饼劈面向那老者掷去。但听得呼的一声,声势挟劲风,烧饼虽软,这一掷之势力道却是不小,若是掷中在脸上,却是非受伤不可。
那老者缓缓将头一侧,那烧饼恰好从他脸畔擦过,拍的一声响,落在青石板边的一条泥沟之旁。
那高个儿掷出烧饼,随着呛啷一声响,从腰间撤出了一对双钩,钩头映着夕阳,蓝印印地寒气逼人,说道:“到这时候还不拿来,还想逃得了性命么?姓吴的,你到底识不识时务?”
那卖饼老者眯着眼睛道:“素闻金刀寨安寨主劫富济贫,江湖上提起来都是翘起大拇指,说声:‘侠盗!’怎么派出来的小喽罗,却向卖烧饼的穷老汉打起主意来啦?”他说话似乎有气无力,但一番话却又说得清清楚楚。
那高个儿听他称自己是“金刀寨的小喽罗”,两条眉毛挂得更加低了,心中怒发如狂,喝道:“吴道一,你是决计不交出来的啦?”
那卖烧饼老者听他喝出了自己姓名,心中也是一凛,寻思:“金刀寨的消息倒也灵通。”脸上却仍是一副懒洋洋的神气,道:“足下手持双钩,想必是金刀寨的铁钩子张……张大元了!”
其实那高个儿名叫李大元,外号人称“神钩”,他听吴道一故意替自己改了个姓,不提“神钩”却称为“铁钩子”,显是充满轻侮之意,再也难以忍耐,左钩一起,一招“手到擒来”,疾向吴道一左肩钩落。
吴道一向右一让,李大元一钩落空,但他这一钩之后,藏着巧妙的后着,跟着左腕一缩,钢钩拖回,便向吴道一后心钩到。吴道一突然身形一,避开了这一钩,跟着右足踢出,却是踢在烘炉之上。满炉红炭猛然向那李大元身上飞去,同时一镬炸油条的熟油也向他头顶浇落。
李大元吃了一惊,急忙后跃,避开了烘炉中的红炭,却避不开满镬热油,“啊哟”一声,满锅热油已泼在他双腿之上,只痛得他哇哇怪叫。
吴道一双足一登,冲天跃起,纵到了对面屋顶,手中兀自抓着那把烤烧饼的铁钳。猛地里青光一闪,一柄单刀迎头劈来,吴道一举铁钳一挡,当的一声响,火光四溅。他那铁钳虽是黑黝黝地毫不起眼,其实乃纯钢所铸,竟将那单刀挡了回去。
便在此时,左侧一枝梨花短枪、右侧双刀同时攻到。
吴道一哼了一声,道:“好不要脸,以多取胜么?”身形一长,双手分执了铁钳的两股,左挡短枪,右架双刀,竟然是将铁钳拆了开来,变成了一对判官笔使。
围攻他的三人也都是一身黑衣,蓦然间见他长身而立,一个驼背老人变成了不是驼子,都是一惊。
吴道一双笔使展开来,招招取人穴道,虽是以一敌三,居然占到了上风,但听得一声“着!”使短枪的“啊”的一声,左腿中笔,骨溜溜的从屋檐上滚了下去。
西北角屋面上站着一名矮瘦老者,双手叉在腰间,冷冷的瞧着三人相斗。白光闪动中当的一声响,使单刀的手中兵刃被吴道一左笔震落,跟着胸口被他一脚踹中,一个筋斗翻落街中。
那使双刀的心中怯意陡生,却也不肯认输退开,将双刀使得如同一团雪花相似,变成护住了全身要害,只守不攻。
那矮瘦老者慢慢踱将过来,一步一步的越走越近,这时相斗的二人双刀双笔都是舞得虎虎生风,不论是给那一件兵刃带到了少些,都不免身受重伤,但那老者竟如视而不见,对着二人走将过去。
那使双刀的叫道:“师叔,小心!”一刀砍出,收招不住,竟是向那老者肩头削了过去。
那老者右手伸起,两根手指在刀背上一按,那人拿捏不定,手一松,一柄单刀直飞了出去。
其时夕阳已有一半落到了山后,金光照耀,只见那单刀在半空中不住的翻筋斗,快速无伦,幻作一个圆盘,下面街上一半人都仰起了头观看。
那人一刀脱手,不免惊惶失措。吴道一乘势一笔直进,点向他的小腹。不料那矮瘦老者左手伸出,搭在那人肩头,一拉之下,已将他拉到了自己身后,右手一指戮出,点向吴道一的左眼。
这一招迅捷无比,吴道一明明见自己一笔便可刺中他的胸膛,但对方这一招如此阴毒厉害,直是不能不救,只得回笔打他手指。
那老者手指略歪,避了他铁笔的一击,改刺他的咽喉。吴道一力道已老,无法变招,只得向后退了一步。
岂知他退一步,那老者便跟着上前一步,右手又是一指伸出,点向他的小腹。吴道一既会使判官笔,自是点穴的行家,见他每一招点出,都不是攻向自己穴道,虽是如此,却也不敢任他在身上着指,呼的一声,右笔反将过来,砸向他的头顶,那老者向前直冲,几欲扑入吴道一的怀里,便这么一冲,已将他一笔避过,同时双手齐出,向他胸口抓去。
吴道一身形魁梧,那老者的头顶只到他的颈口,但那老者的武功狠辣无比,赤手空拳,着着进逼。
吴道一猛觉敌人已欺进怀中,大惊之下,急向后退,嗤的一声,胸口已被他抓下一长条衣服。
吴道一只觉肚腹间飕飕生凉,百忙中也不及察看是否已经受伤,双臂合拢,倒转铁笔,一招“环抱六合”,双笔笔柄向那老者两边太阳穴中砸了下来。
那老者不闪不架,又是向前一冲,双掌扎扎实实的击在吴道一胸口。喀喇喇的一声响,也不知断了多少根肋骨,吴道通从屋顶上一交翻跌下去。
李大元两条大腿被热油炙得全是火泡,早在暴跳如雷,只是双腿受了重伤,不便纵上屋顶和敌人拚命,又知那矮瘦老者周牧高傲自负,既是他已经出手,就不喜旁人来相助,是以只是仰起了脖子,观看二人相斗。
吴道一腾的一声从屋顶摔下,李大元一跃而前,势如疯虎般扑将上去,双钩扎落,直刺入吴道一的肚腹。他得意之极,仰起头来,纵声长笑。
周牧急叫:“留下活口!”但终于慢了一步,双钩齐刺,吴道一那里还有命在?
突然间黑影一闪,李大元叫声:“啊……”踉踉跄跄的退了几步,只见他胸口双乳的部位均多了一枝铁笔,自前胸直透至后背,鲜血从四个伤口中直涌出来,跟着晃了几晃,便即摔倒。
原来吴道一临死时奋力一击,李大元猝不及防,竟然被他插中了要害。金刀寨的伙伴们大惊之下忙伸手扶起,却是早已气绝。
周牧不去理会李大元的生死,嘴角边露出鄙夷之色,抓起吴道一的身子,见他也已停了呼吸。周牧眉头微皱,喝道:“剥了他衣服,详细搜查。”
四名下属应道:“是!”立即剥他衣衫。只见他背上长衣之下负着一个包裹。原来平时扮作驼背,便是这包裹之故。
两名黑衣汉子迅速打开包裹,见包中有包,一层层的裹着油布,打开了一层,周牧脸上的喜意越来越盛,心中不住说道:“在这里了,在这里了!”一共解开了十来层油布,那包裹越来越小,变成尺许见方,两寸来厚的一个方包,
周牧挟手攫过,道:“骗人的玩意,不用看了!快到屋里搜去。”
十余名黑衣汉子应声入内。那烧饼店前后不过两间房,十几人挤在里面,乒乒乓乓、呛啷呛啷,店里的碗碟、床板、桌椅、衣物一件件都摔了出来。
周牧只是叫:“细细的搜,什么地方都别漏过了!”
闹了半天,已是黑沉沉地难以见物,十几名汉子点起了火把,将烧饼店中的墙壁、灶头也拆了下来。呛啷一声响,一只瓦缸摔入了街心,跌成十来块碎片,缸中面粉四散得满地都是。
相关热词搜索:侠客行
评论排行
- ·金庸《鹿鼎记》TXT电子书下载(3)
- ·金庸笔下十大恶毒女人(1)
- ·越女剑(1)
- ·第01章 危邦行蜀道,乱世坏长城(1)
- ·金庸痛心陈祖德离世,巨型花篮别“恩师”(1)
- ·第01章 灭门(1)
- ·古代社会中的镖师究竟是什么样子?(1)
- ·第02章 聆秘(1)
- ·第11章 聚气(1)
- ·金庸笔下第一女高手(1)
- ·第14章 当道时见中山狼(1)
- ·《新天龙八部》首曝片花,打造魔幻武侠...(0)
频道总排行
频道本月排行
- 105第二十六回 往事全忘
- 25第十四回 慈母心肠
- 17第七回 长乐帮主
- 14第二十二回 善恶使者
- 11第一回 汴梁小丐
- 10第二十八回 九节软鞭
- 9第二十九回 千里赴难
- 8第八回 仇深似海
- 7第三回 玄铁令主
- 7第十六回 江上奇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