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“神照功”与“连城剑法”
2016-12-22 10:35:00 作者:霍军 来源:《论剑》 评论:0 点击:
一
人生要面对的欲望无数,其中金钱可推第一,人们好名、爱权、喜美色,但在具体实施上,都可归结到钱那儿。钱是用来购买物品的,但也有人用它来购买人生中的一切,包括灵魂。钱是一种符号,一种替代品,它用最便捷、最简单的方式代表了物质利益,因而,钱是人们追求简化、简单的产物。妙用无穷的钱像方便食品,引诱人走向简单的结果,而摒弃丰富的情感、生动的细节和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。钱的本性要求人们急功近利。我们从道德上贬斥爱财如命之人,既是在批评一种放弃人生丰富过程的、单调干枯的生活态度。这种态度是灵魂死灭的征兆,是人性的死敌,是人类生活的陷阱。当人们一味追求金钱时,他们的灵魂要么被挤在“孔方兄”的狭窄中,长出暗绿的铜锈,在悭吝的封闭中窒息;要么被金属的沉重压成薄薄的纸张,失去自身的血肉和重量,被别人传来递去。一味嗜财只会使人灵魂受损,德行残缺。
我们需要保护我们的心灵。神秀大师讲得好:“身为菩提树,心是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莫使染尘埃。”成为钱奴而放弃人情的葛朗台,成为放弃自身感觉的泼留希金,成为狡诈悭吝、凶残嗜血的夏洛克,成为把生命串在钱眼里腐朽卑俗的严监生,都是不幸之至。这样的人的一生,是对生命的浪费和亵渎!
金钱腐蚀生命,那么,什么东西能护佑灵魂的纯净呢?
二
《连城诀》一书中,武功描写并不算多。书中至高武功,是连城剑法和神照功。狄云忠厚善良,屡遭不幸,终成一代大侠,他所依凭的,是死囚丁典传给他的神照功。此功是书中武林第一奇功,威力无穷。如何妙用,金庸先生所示不多。丁典得自梅念笙,丁典也成了一代大侠。梅念笙为此功原来的传人,似乎并未练成这套内功。不然,也不会被三个武艺平平的徒儿围攻而死了。有恶徒如此,梅念笙当然不是德高的师长,武功未臻化境,原是人品未到极品之兆。内功不足,镇不住徒弟邪性,连自家性命也不能保全。可悲的师父!梅念笙临死前,将神功及连城剑法一并授予好心救他的丁典,并说明,徒儿们欲夺《连城剑谱》,已经得手,但没有剑诀,什么用也没有。然而所谓剑诀,也不过一些数目字,证之那册用药水显影的《唐诗别辑》,可凑成几句话,指明荆州城中一个埋着无数财宝的大金库。可见,那不是剑诀,而是宝藏秘诀,它无益于武功,只有助于贪欲。
《连城剑谱》的剑法既然名动天下,它的真正剑诀是什么呢?神照功到底有何妙用,威力又如何呢?
三
狄云出身于民风淳朴的湘西,是地道的农家子弟,从戚长发学习武艺。他天性淳厚,老实诚恳。后随师出山,到了梅门之徒欺师灭祖、争夺剑谱的地方荆州。他像一张白纸,被突如其来的许多污水当头淋湿,厄运从此开始。纯洁的狄云由此见识了太多的江湖风云、阴谋诡计、血腥残杀和人性堕落。
万震山拥豪宅大院,徒弟众多,欲心炽烈,对连城剑法仍然孜孜以求。为夺剑诀,与戚长发翻脸,设奸计杀害同门,为儿子夺占戚芳,用毒计将狄云送入大狱。
言达平乔装老丐,暗授狄云打架技巧,跳动戚长发与万震山的拼争。
戚长发用心险恶,故意将连城剑谱错教女儿和徒弟,蒙骗两位师兄弟。
三人技出同门,先是杀害师父,后又手足相残,互相算计,无所不用其极。他们要剑诀,更要财宝,以至仁义全无,厚颜无耻,机关算尽,毒计百出。他们不要家庭,不要亲情,不要师长兄弟,不要诚信互爱,只盯着一样东西——财宝,为此使尽浑身解数,最终害人害己,走向绝路。
万门众徒个个恃武凌弱,不讲道义。万圭要夺占戚芳,同门便群起相助。
凌退思贵为知府,学识渊博,升官机会良多,一旦盯住了荆州财宝,则全然失去了人性,不惜以女儿为饵,诱丁典上钩。诱骗不成,便用尽酷刑,倍加摧残,欲得丁典口诀。他不顾女儿死活,生生夺走她的心爱之人,致女儿于死地;又施毒计,毒杀丁典,但他就是得不到近在手边的剑诀。他的疯狂的财欲把自己诱上了家破人亡的绝路,至死也不悔悟。
铃剑双侠恃名自高,有为民除害之心,无察己识恶之眼,耀武扬威,错害好人,连累自己。
江南陆、花、刘、水,号称“落花流水”四大侠,理应是武艺高强、行侠仗义的四条好汉,但为威名所骄,轻敌贸进,在血刀老僧一个恶人手中一败涂地。生死关头,侠名素著的花铁干露出了他仁心不固、侠道浅薄的真实嘴脸。一代大侠被杀气腾腾的邪魔吓得斗志全无,屈膝求饶。待强敌一去,他又污言秽语,威逼水笙,欺凌弱小。且为填饱肚子,生食兄弟遗体,其豺狼野性,令人发指。
血刀门众僧个个奸邪凶残,烧杀淫掳,无恶不作。血刀老僧武功高强,诡计百出,但比之花铁干,他还算得上坦荡的恶人。
四
和这些人相比,狄云保持了他的厚道、诚实和善良。万圭夺他心上人,将他送入大狱;丁典怀疑他,毒打他;凌退思、万震山追杀他;恶僧宝象逼他要吃他;血刀老僧胁迫他;水笙排斥他,当他是小恶僧,纵马踹断他腿骨;师父戚长发自小欺骗他,拿他当工具和诱饵。人世和社会给了他太多的侮辱、欺骗和伤害,他如一只洁白无助的待宰的羔羊。但种种的不幸和打击,只让他增加了对恶人的认识,让他变得更清醒,更勇敢,更强健。人间的阴谋毒计、欺骗背叛、贪婪绝情、残忍不义,只衬出了他的纯洁善良,使他变得更加坚定无欺。
当一个个罪恶的谜底向他揭开后,他只是多了对这充满贪欲的世界的厌弃。他爬出了暗无天日、充满血腥的死牢,躲过了恶人的围追堵截和吃人的血盆大口,闯出了充满邪恶和虚伪的雪谷,离弃了正在贪欲驱使下神智发昏的荆州的人群,维护了自己灵魂的纯净。在最艰难痛苦的时候,他没有放弃自己的诚实和善良。他忠于真朋友丁典,不惜以生命护佑他的尸身,最终完他心愿,使他与凌小姐合葬。他忠于师父,一直不相信他会欺骗自己,直到最后。他一直深爱师妹,最后接受了她的托孤。他一直庇佑孤弱的水笙,使她免受恶人的玷污。他珍惜真情,根本无视千万财宝。他的所作所为,保持了对邪恶和贪欲的清醒。
反过来,那些美好的情感,那些真诚的人们,也一直滋养着他,护卫着他,让他的身心免受灭顶之灾。戚芳怀疑过狄云,但正是她的关怀,才使狄云在狱中活了下来;正是她的帮助,又让狄云逃出了荆州。丁典挚爱凌霜花,这份爱炽烈、纯洁、执着,没有贪心,没有邪念。为此,他不惜多年坐牢,无怨无悔。丁典的这份美好坚贞的爱情深深影响了狄云,使他更加向往淡雅如菊的人生境界。水笙在雪谷中默默地认识了狄云的内心,她那女性的细腻关怀使狄云凄凉的心渐渐温暖……
狄云有善良自佑,狄云得善人呵护,狄云没有扭曲自己的心灵,实在是他有维护自己灵魂纯洁的法宝——真和善。这就是他的神照功。这神照功,梅念笙没练成,戚、万、言三个恶徒得不到,因而,他们的武功在成长了的丁典看来,实在不值一哂,他们的连城剑法没有神照功的内功作根基,自然平平无奇;他们的人格没了真和善作底气,只会卑污低俗,可悲可笑。由此看来,曾在江湖上享有盛誉的连城剑法是有它根本的剑诀的,但不是那藏宝的口诀,而是神照功;真正的大侠其人格力量也是有他的根本要诀的,那就是他那发自厚道心灵的善良、诚实和质朴。
可笑的是,戚、万、言三人苦索连城剑诀,最终却认定了那些标志财宝的数目字,这是必然的。因为,他们本来缺少对神照功的认识,师父梅念笙看出了他们的歹毒,没传给他们。他们更缺少像神照功那样的精神人格。所以,他们武功低微,贪婪求财,害人更害了自己。
真正价值连城的,不是财宝,而是那份为人的厚道。
狄云灵台明净,神如灯照。他虽然只得师父传了似是而非的连城剑法,但一旦练成了神照功,他的武功立刻就能威力无敌。奇妙的是,神照功本须多年修炼,但狄云遭遇坎坷,再加丁典这个明师指点,他修神照功进境迅速。雪谷中,他被血刀老僧所扼,生死之间,居然经脉打通,神功告成,于是,踹死血刀僧,震慑花铁干。其实,这武功的飞跃是一次人性的复苏,是一次自我的真正觉醒。在这之前,他还看不清人世的欺骗和虚伪,他还不懂得反击邪恶,他不知如何保护自己和水笙,他不明白如何对待血刀老僧的救命之恩。他如一个无知的孩子走在人性丰繁的丛林中,辨不清方向,无力保护自己,无法与恶人抗衡。但正是这种经历的积淀,正是被奸人利用、被小人欺侮、被恶人追逼的种种磨难的锤炼,使他的精神变得强健了,成熟了,而在那一刻达到了质的飞跃。
只有朴素原初的厚道是不够的,厚道纯良的本性必得在与邪恶的较量中不离本道,愈洗愈白,愈磨愈坚,才能真正显示它坚韧的力量。“淘尽狂沙始见金”,狂沙洗去,美玉才能更见其皎洁,黄金才能闪烁出它本来的金灿灿的光芒。
神照功在瞬间的成功,无疑象征了狄云精神上的成熟和觉醒。有了这样的飞跃,他才能武功大成,强体健魄,锄奸抗恶;有了这样的飞跃,他才能拨开迷雾,神明自得,人格独立。
为了与花铁干对抗,狄云学习了血刀门的邪派武功,用血刀刀法与奸徒周旋。这是另一个飞跃:识破了正派的高傲和虚伪,以邪补正,武学也罢,人格也罢,才能达到无敌的化境。
五
面对丰繁的世界,我们的灵魂,该有什么样的神照功呢?
金钱是人生的必需,但完全依赖金钱,金钱就成了灵魂的主宰。丧失了灵魂的人,人性之残缺,一如连城剑失掉了剑诀。
人需要一种内力。这内力,来自艰苦的人生磨练,来自对复杂世界的丰富经验,来自对纯真淳朴天性的保持,来自对花花外相的清醒,来自对自我的彻底认识,来自自我的创造和强健。只有天生的朴素,人无法面对残酷的社会法则。人必须使自己成长,并在成长中保持自我本色。一个强健的自我所拥有的本色的自我认识,就是我们必须得到的神照功。
(完)
人生要面对的欲望无数,其中金钱可推第一,人们好名、爱权、喜美色,但在具体实施上,都可归结到钱那儿。钱是用来购买物品的,但也有人用它来购买人生中的一切,包括灵魂。钱是一种符号,一种替代品,它用最便捷、最简单的方式代表了物质利益,因而,钱是人们追求简化、简单的产物。妙用无穷的钱像方便食品,引诱人走向简单的结果,而摒弃丰富的情感、生动的细节和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。钱的本性要求人们急功近利。我们从道德上贬斥爱财如命之人,既是在批评一种放弃人生丰富过程的、单调干枯的生活态度。这种态度是灵魂死灭的征兆,是人性的死敌,是人类生活的陷阱。当人们一味追求金钱时,他们的灵魂要么被挤在“孔方兄”的狭窄中,长出暗绿的铜锈,在悭吝的封闭中窒息;要么被金属的沉重压成薄薄的纸张,失去自身的血肉和重量,被别人传来递去。一味嗜财只会使人灵魂受损,德行残缺。
我们需要保护我们的心灵。神秀大师讲得好:“身为菩提树,心是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莫使染尘埃。”成为钱奴而放弃人情的葛朗台,成为放弃自身感觉的泼留希金,成为狡诈悭吝、凶残嗜血的夏洛克,成为把生命串在钱眼里腐朽卑俗的严监生,都是不幸之至。这样的人的一生,是对生命的浪费和亵渎!
金钱腐蚀生命,那么,什么东西能护佑灵魂的纯净呢?
二
《连城诀》一书中,武功描写并不算多。书中至高武功,是连城剑法和神照功。狄云忠厚善良,屡遭不幸,终成一代大侠,他所依凭的,是死囚丁典传给他的神照功。此功是书中武林第一奇功,威力无穷。如何妙用,金庸先生所示不多。丁典得自梅念笙,丁典也成了一代大侠。梅念笙为此功原来的传人,似乎并未练成这套内功。不然,也不会被三个武艺平平的徒儿围攻而死了。有恶徒如此,梅念笙当然不是德高的师长,武功未臻化境,原是人品未到极品之兆。内功不足,镇不住徒弟邪性,连自家性命也不能保全。可悲的师父!梅念笙临死前,将神功及连城剑法一并授予好心救他的丁典,并说明,徒儿们欲夺《连城剑谱》,已经得手,但没有剑诀,什么用也没有。然而所谓剑诀,也不过一些数目字,证之那册用药水显影的《唐诗别辑》,可凑成几句话,指明荆州城中一个埋着无数财宝的大金库。可见,那不是剑诀,而是宝藏秘诀,它无益于武功,只有助于贪欲。
《连城剑谱》的剑法既然名动天下,它的真正剑诀是什么呢?神照功到底有何妙用,威力又如何呢?
三
狄云出身于民风淳朴的湘西,是地道的农家子弟,从戚长发学习武艺。他天性淳厚,老实诚恳。后随师出山,到了梅门之徒欺师灭祖、争夺剑谱的地方荆州。他像一张白纸,被突如其来的许多污水当头淋湿,厄运从此开始。纯洁的狄云由此见识了太多的江湖风云、阴谋诡计、血腥残杀和人性堕落。
万震山拥豪宅大院,徒弟众多,欲心炽烈,对连城剑法仍然孜孜以求。为夺剑诀,与戚长发翻脸,设奸计杀害同门,为儿子夺占戚芳,用毒计将狄云送入大狱。
言达平乔装老丐,暗授狄云打架技巧,跳动戚长发与万震山的拼争。
戚长发用心险恶,故意将连城剑谱错教女儿和徒弟,蒙骗两位师兄弟。
三人技出同门,先是杀害师父,后又手足相残,互相算计,无所不用其极。他们要剑诀,更要财宝,以至仁义全无,厚颜无耻,机关算尽,毒计百出。他们不要家庭,不要亲情,不要师长兄弟,不要诚信互爱,只盯着一样东西——财宝,为此使尽浑身解数,最终害人害己,走向绝路。
万门众徒个个恃武凌弱,不讲道义。万圭要夺占戚芳,同门便群起相助。
凌退思贵为知府,学识渊博,升官机会良多,一旦盯住了荆州财宝,则全然失去了人性,不惜以女儿为饵,诱丁典上钩。诱骗不成,便用尽酷刑,倍加摧残,欲得丁典口诀。他不顾女儿死活,生生夺走她的心爱之人,致女儿于死地;又施毒计,毒杀丁典,但他就是得不到近在手边的剑诀。他的疯狂的财欲把自己诱上了家破人亡的绝路,至死也不悔悟。
铃剑双侠恃名自高,有为民除害之心,无察己识恶之眼,耀武扬威,错害好人,连累自己。
江南陆、花、刘、水,号称“落花流水”四大侠,理应是武艺高强、行侠仗义的四条好汉,但为威名所骄,轻敌贸进,在血刀老僧一个恶人手中一败涂地。生死关头,侠名素著的花铁干露出了他仁心不固、侠道浅薄的真实嘴脸。一代大侠被杀气腾腾的邪魔吓得斗志全无,屈膝求饶。待强敌一去,他又污言秽语,威逼水笙,欺凌弱小。且为填饱肚子,生食兄弟遗体,其豺狼野性,令人发指。
血刀门众僧个个奸邪凶残,烧杀淫掳,无恶不作。血刀老僧武功高强,诡计百出,但比之花铁干,他还算得上坦荡的恶人。
四
和这些人相比,狄云保持了他的厚道、诚实和善良。万圭夺他心上人,将他送入大狱;丁典怀疑他,毒打他;凌退思、万震山追杀他;恶僧宝象逼他要吃他;血刀老僧胁迫他;水笙排斥他,当他是小恶僧,纵马踹断他腿骨;师父戚长发自小欺骗他,拿他当工具和诱饵。人世和社会给了他太多的侮辱、欺骗和伤害,他如一只洁白无助的待宰的羔羊。但种种的不幸和打击,只让他增加了对恶人的认识,让他变得更清醒,更勇敢,更强健。人间的阴谋毒计、欺骗背叛、贪婪绝情、残忍不义,只衬出了他的纯洁善良,使他变得更加坚定无欺。
当一个个罪恶的谜底向他揭开后,他只是多了对这充满贪欲的世界的厌弃。他爬出了暗无天日、充满血腥的死牢,躲过了恶人的围追堵截和吃人的血盆大口,闯出了充满邪恶和虚伪的雪谷,离弃了正在贪欲驱使下神智发昏的荆州的人群,维护了自己灵魂的纯净。在最艰难痛苦的时候,他没有放弃自己的诚实和善良。他忠于真朋友丁典,不惜以生命护佑他的尸身,最终完他心愿,使他与凌小姐合葬。他忠于师父,一直不相信他会欺骗自己,直到最后。他一直深爱师妹,最后接受了她的托孤。他一直庇佑孤弱的水笙,使她免受恶人的玷污。他珍惜真情,根本无视千万财宝。他的所作所为,保持了对邪恶和贪欲的清醒。
反过来,那些美好的情感,那些真诚的人们,也一直滋养着他,护卫着他,让他的身心免受灭顶之灾。戚芳怀疑过狄云,但正是她的关怀,才使狄云在狱中活了下来;正是她的帮助,又让狄云逃出了荆州。丁典挚爱凌霜花,这份爱炽烈、纯洁、执着,没有贪心,没有邪念。为此,他不惜多年坐牢,无怨无悔。丁典的这份美好坚贞的爱情深深影响了狄云,使他更加向往淡雅如菊的人生境界。水笙在雪谷中默默地认识了狄云的内心,她那女性的细腻关怀使狄云凄凉的心渐渐温暖……
狄云有善良自佑,狄云得善人呵护,狄云没有扭曲自己的心灵,实在是他有维护自己灵魂纯洁的法宝——真和善。这就是他的神照功。这神照功,梅念笙没练成,戚、万、言三个恶徒得不到,因而,他们的武功在成长了的丁典看来,实在不值一哂,他们的连城剑法没有神照功的内功作根基,自然平平无奇;他们的人格没了真和善作底气,只会卑污低俗,可悲可笑。由此看来,曾在江湖上享有盛誉的连城剑法是有它根本的剑诀的,但不是那藏宝的口诀,而是神照功;真正的大侠其人格力量也是有他的根本要诀的,那就是他那发自厚道心灵的善良、诚实和质朴。
可笑的是,戚、万、言三人苦索连城剑诀,最终却认定了那些标志财宝的数目字,这是必然的。因为,他们本来缺少对神照功的认识,师父梅念笙看出了他们的歹毒,没传给他们。他们更缺少像神照功那样的精神人格。所以,他们武功低微,贪婪求财,害人更害了自己。
真正价值连城的,不是财宝,而是那份为人的厚道。
狄云灵台明净,神如灯照。他虽然只得师父传了似是而非的连城剑法,但一旦练成了神照功,他的武功立刻就能威力无敌。奇妙的是,神照功本须多年修炼,但狄云遭遇坎坷,再加丁典这个明师指点,他修神照功进境迅速。雪谷中,他被血刀老僧所扼,生死之间,居然经脉打通,神功告成,于是,踹死血刀僧,震慑花铁干。其实,这武功的飞跃是一次人性的复苏,是一次自我的真正觉醒。在这之前,他还看不清人世的欺骗和虚伪,他还不懂得反击邪恶,他不知如何保护自己和水笙,他不明白如何对待血刀老僧的救命之恩。他如一个无知的孩子走在人性丰繁的丛林中,辨不清方向,无力保护自己,无法与恶人抗衡。但正是这种经历的积淀,正是被奸人利用、被小人欺侮、被恶人追逼的种种磨难的锤炼,使他的精神变得强健了,成熟了,而在那一刻达到了质的飞跃。
只有朴素原初的厚道是不够的,厚道纯良的本性必得在与邪恶的较量中不离本道,愈洗愈白,愈磨愈坚,才能真正显示它坚韧的力量。“淘尽狂沙始见金”,狂沙洗去,美玉才能更见其皎洁,黄金才能闪烁出它本来的金灿灿的光芒。
神照功在瞬间的成功,无疑象征了狄云精神上的成熟和觉醒。有了这样的飞跃,他才能武功大成,强体健魄,锄奸抗恶;有了这样的飞跃,他才能拨开迷雾,神明自得,人格独立。
为了与花铁干对抗,狄云学习了血刀门的邪派武功,用血刀刀法与奸徒周旋。这是另一个飞跃:识破了正派的高傲和虚伪,以邪补正,武学也罢,人格也罢,才能达到无敌的化境。
五
面对丰繁的世界,我们的灵魂,该有什么样的神照功呢?
金钱是人生的必需,但完全依赖金钱,金钱就成了灵魂的主宰。丧失了灵魂的人,人性之残缺,一如连城剑失掉了剑诀。
人需要一种内力。这内力,来自艰苦的人生磨练,来自对复杂世界的丰富经验,来自对纯真淳朴天性的保持,来自对花花外相的清醒,来自对自我的彻底认识,来自自我的创造和强健。只有天生的朴素,人无法面对残酷的社会法则。人必须使自己成长,并在成长中保持自我本色。一个强健的自我所拥有的本色的自我认识,就是我们必须得到的神照功。
(完)
上一篇:论逍遥派的武学
下一篇:三尸脑神丹与吸星大法
评论排行
- ·金庸《鹿鼎记》TXT电子书下载(3)
- ·金庸笔下十大恶毒女人(1)
- ·越女剑(1)
- ·第01章 危邦行蜀道,乱世坏长城(1)
- ·金庸痛心陈祖德离世,巨型花篮别“恩师”(1)
- ·第01章 灭门(1)
- ·古代社会中的镖师究竟是什么样子?(1)
- ·第02章 聆秘(1)
- ·第11章 聚气(1)
- ·金庸笔下第一女高手(1)
- ·第14章 当道时见中山狼(1)
- ·《新天龙八部》首曝片花,打造魔幻武侠...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