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回 暴雨狂云翠菊谢,惊魂裂魄青剑寒
2019-09-27 23:56:04 作者:金庸 来源:金庸作品集旧版 评论:0 点击:
世界的事情什么都能发生。未必好人一定运气好,坏人一定运气坏,反过来也是一样,也未必坏人运气会好,好人运气会坏。每个人都会死的,迟死的人未必一定运气更好些,但对于活着的人,对于戚芳和她的小女儿,狄云先死,还是万圭先死,中间便有很大的差别。倘若这时候要戚芳来加以抉择,要她选一个人,让他先行醒转,不知她会选定了谁?
柴房中的两个人兀自昏晕不醒,有一个人的脚步声音,却慢慢走近了柴房。
× × ×
狄云耳中听到浩浩的水声,脸上有冰凉的东西一滴滴溅上来,隐隐生疼,随即觉得身上很冷,很是虚弱。他脑子中一有知觉,立即双手扼紧,叫道:“我扼死你!我扼死你!”可是手掌中硬硼硼地,抓着的不再是万圭的项颈。跟着又发觉自己的身子在不住的摇晃,在不住的移动。他在惊惶中睁开眼来,眼前是黑沉沉地,只觉得一滴滴水珠打在他的脸上、手上、身上,原来是天在下大雨。
他身子仍是不住摇晃,胸口烦恶,只想呕了出来。忽然间,身旁有一艘船驶过,船上张了帆,那清清楚楚是一艘船。奇怪极了,怎么身旁会有一艘船?
他要坐起身来看个究竟,但全身虚弱得没有半点力气,只能仰天卧着,头顶有黑云飘动,总之,那不是在柴房之中。他心中突然转过了一个念头:“丁大哥呢?”一想到了丁典,身上蓦地里生出了一股力气,双手一按,便即坐了起来,身子跟着晃了几晃。
原来,他是处身在一艘小舟之中,那小舟正在江水滔滔的大江中顺流而下。那是在夜晚,天上都是黑云,正在下着大雨。狄云向南北两峰凝目望去,两边都黑沉沉地,他心中一片焦急,大叫:“丁大哥,丁大哥!”他知道丁典已经死了,但他的尸身万万不能失去。突然之间,他左足踢到软软的一件物事,低头一看,不由得惊喜交集,叫道:“丁大哥,你在这里!”张开双臂,抱住了他。原平丁典的尸身,便在船舱中他的足边。
狄云虚弱无力,连想也没力气想。他只觉喉干舌燥,便张开了口,让天空中落下来的雨点湿润他的嘴唇和舌头。这迷迷糊糊的似睡似醒,直至天色渐明,而大雨也渐渐止歇。
× × ×
他忽然见到自己大腿上有一大块布条缠着,定了定神,发觉那布条是包扎着伤口,跟着发觉手臂和肩头的两处伤口上,也都有布带裹住,鼻中隐隐闻到金创药的药气。一晚大雨,绷带都湿透了,但伤口已不再流血。“是谁给我包扎了伤口?如果这伤口不裹好,不用谁来杀我,单是流血便要了我的性命。”他心中突然间感到一阵难以忍耐的寂寞和凄凉:“这世上还有谁来关怀我、帮助我?丁大哥已经死了,更会有谁盼望我活着?会费心来替我裹伤?”他细看那几条绷带,包扎得极是匆忙,然而不是粗布,而是上佳的缎子,缎带的一边精细地镶着花边,另一边是撕口,显然,那是从衣衫上匆匆忙忙地撕下来的,那是女子的衣衫。
这会是戚师妹么?他心中怦然而动,胸口随即热了起来。他嘴角边露出了自嘲的苦笑:“她去叫丈夫来杀我,怎么又会替我裹伤?如果不是她去说的,我躲在柴房之中,万圭怎么会闯了进来?”可是自己明明是在一艘小舟之中,这小舟明明是在长江中飘流。不知这地方离江陵已有多远?无论如何,那是暂时脱离了险境,不会再受凌知府的追拿。“是谁给我裹了创伤?是谁将我放在这只小船之中?连丁大哥也一起来了?”他对自己的生死已并不如何关怀,但丁典的尸体也和他在一起,这事不能不令他感激。
他苦苦思索,想得头也痛了,始终没发觉半点端倪。他竭力想追忆过去一天中所发生的事,但想到万圭剑砍丁典,自己竭力扼他咽喉之后,再也想不下去了。以后的事情,自己全然无法知道。
他一侧头间,额角撞向了一包硬硬的东西,那是用一块绸布包袱包着的。狄云心中一喜,心想这包袱之中,一定有线索可寻,颤抖着双手打了开来,只见里面是五六锭碎银子,一共是三十来两。此外是四件女子的首饰:一朵珠花、一只金镯、一个金项圈、一只宝石戒指。另外是一条小孩子颈中所挂的金锁片,锁片上的金链是给人匆匆忙忙地拉断的,链子断处还钩上了一小片衣衫的碎片,显然,那是临时从小孩颈中扯了下来,倒像是盗贼拦路打劫而来一般。
金锁片上刻着“德容双茂”四个字。狄云没读过多少书,不懂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,心想:“大概这是那小孩子的名字。”
他拨弄着这四件首饰,比之适才未打开那包袱时,心中更多了几分胡涂:“这些银子和首饰,自然是搭救我的那人给的,以便小舟靠了岸后。我会有钱买饭吃。可是,到底是谁给的呢?这些首饰不是戚师妹的,我可从来没见她戴过。”
浩浩江水,送着这一叶小舟顺流而下。这一天中狄云既不觉饥饿,亦不感困倦,只是苦苦思索:“是谁给我包扎了伤口?是谁赠给我这些银两首饰?”
长江在荆州下游、湘鄂之间曲曲折折,流动不快,那小舟在水面上也是这么缓缓飘行。眼见长江两岸,一个个城市、一个个小镇从舟旁经过,从上游来的船只,有帆有橹,一艘艘的越过了他。从下游逆水而上的船只,弓腰曲背的牵夫,一艘艘的拉了上去。这些船的人经过那艘小舟时,对狄云长须长发、满脸血污的形貌,都投以好奇或惊讶的眼色。
将近傍晚时分,狄云终于觉得饿了,肚子里咕咕的响个不停。他坐起身来,拿起一块船板,将小舟慢慢划向北岸,想向小饭店中买些饭吃。偏生这一带甚是荒凉。
小舟顺江转了个弯,只见柳荫下系着三艘渔船,船上炊烟升起。狄云的小舟驶近渔船时,只听见船梢上锅子中煮鱼之声吱吱直响,香气直送过来。狄云一闻到鱼香,肚子更加饿了,将座舟杪将过去,向船梢上的老渔人道:“打鱼的老伯,能卖一尾鱼给我吃吗?”那老渔人见他形貌凶恶,心中害怕,本是不愿,却也不敢拒绝,便道:“是,是!”将一尾煮得甚香的青鱼,盛在碗中,隔船送了过去。
狄云道:“若有白饭,益发买一碗吃。”那老渔人道:“是,是!”又盛了一大碗糙米饭给他。江边打鱼之人日子过得很苦,糙米饭中混了一大半番薯、高粱。狄云本是贫苦出身,在牢狱中吃的更是粗糟,饥饿之下,三扒两拨,便将一大碗吃光了。正待开口再要,忽听得岸上一个嘶哑的声音说道:“渔家!有大鱼拿几条上来。”狄云侧头一看,只见是个极高极瘦的和尚,两眼甚大,湛湛有光。狄云登时心中打了个突,记得这是那晚到牢狱中来和丁典为难的五僧之一,想了一想,记起丁典说过他的名字,叫做宝象。那晚丁典以“神照经”上的奇妙内功,力毙两僧,却有三僧见机逃走,这宝象便是其中之一了。
狄云一认出宝象,再也不敢向他多看一眼。丁典曾说这几个和尚武功了得,连丁典自己,当时也未必有制胜把握。他知道只要这宝象和尚发觉了丁典的尸身,那是非向狄云下手不可。
狄云双手捧着饭碗,饶是他并非胆小怕死之辈,却也忍不住一颗心怦怦乱跳,手臂也禁不住微微发抖,心中不住说:“别发抖,别发抖,露出了马脚,那可糟糕!”可是越想镇定,越是是管不住自己。
只听那老渔人道:“今日打的鱼都卖了,没鱼啦。”宝象怒道:“谁说没鱼?我饿得慌了,快弄几条来!没大鱼,小的也成。”那老渔人道:“真的没有!我有鱼,你有银子,干么不卖?”说着提起鱼篓,翻过来一倒,篓底向天,篓中果然无鱼。宝象已十分饥饿,见狄云身旁一条煮熟的大鱼,还只吃了一条尾巴,便叫:“兀那汉子,你那里有鱼没有?”
狄云心中慌乱,见他向自己说话,只道他已认出了自己的本来面目,更不打话,举起船板,往江边的柳树根上用力一推,那小舟便向江中荡了出去。
宝象怒道:“贼汉子,我问你有鱼没有,干么做贼心虚,便即逃去?”狄云虽非作贼,却是当真心虚,听他破口大骂,更是害怕,用力划动船板,将小舟荡向江心。宝象从岸旁拾起一块石头,呼的一声,用力向狄云掷去。狄云内力虽失,武功不忘,见那石头来得迅捷,若是给打在身上,势必送命,当即矮身一蹲,但听得风声劲急,石头从头顶掠过,卜通一响,掉入了江中,水花溅得老高,显然他手力甚是厉害。
宝象见狄云躲避石头的身法干净利落,俨然是练家子模样,决不是寻常的渔人船夫,心下更加起疑,喝道:“快回来,否则,我要了你的性命!”
狄云那去理他,拚命的用力划船。宝象蹲低身子,右手拾起一块石头,便即掷出,跟着左手又掷一块。狄云手上划船,全神贯注的瞧着石块的来路。第一块侧身避过,第二块来得极低,贴着船身平平飞到,当即身子平卧,躺在舱底。这其间只是寸许之差,眼前只见黑越越的一块东西急速飞过,厉风刮得鼻子和脸颊隐隐疼。他刚一坐起,第四块石头又到,拍的一响,打在船头,登时木屑纷飞,船头上缺了一块。
宝象见狄云闪避的身手甚是伶俐,那小船顺着江水飘行,越来越远,心想:“常言道:射人先射马。”当即呼呼两块石子,都掷向小船。他若是一出手便即掷船,那小小一艘木船,立时便会洞穿沉没,但这时相距已远,接连几块石头虽都打在船上,却只打碎一些船舷、船板而已。
宝象性子极是暴躁,见狄云避过自己所掷的石头,已是狂怒,远远见到江风吹拂,狄云的乱须长发不住飞舞,猛地想起一个人来:“这人倒似个越狱的囚徒。丁典在荆州城越狱逃走,江湖上传得沸沸扬扬,说不定从这囚徙身上,倒可打听到丁典的一些踪迹。”想到此处,贪念大起,怒火却熄,叫道:“渔家,渔家,快划我去追上他。”
不料柳树下的那三艘渔船见他飞石打人,举止甚是悍恶,早已悄悄解缆,顺流而下。宝象连连呼喊,却那有谁肯回来载他?宝象呼呼呼的掷出几个石头,第二块砰的一声,打在一名渔人头上。那渔人登时脑浆迸裂,倒撞入江,船上其余的人吓得魂飞魄散,划得更加快了。
宝象沿着江岸,追赶狄云,他快步奔跑之下,竟然比狄云所坐的小船要迅速得多。宝像是在长江北岸追赶,狄云不住划船斜向南岸。宝象虽是赶过了他的头,但和小船仍是越离越远。狄云心想:“若是给他在岸边找到了一艘船,逼着梢公前来赶我,那就难以逃脱他的毒手。”惶急之中,只有喃喃祷祝:“丁大哥,丁大哥,你死而有灵,叫这恶和尚找不到船只。”
长江中上上下下的船只甚多,幸好沿北岸数里,均无船只停泊。狄云出尽平生之力,将小船划到了南岸,这一带江面虽然不宽,但树木遮掩,宝象已望不进来,于是将那小包袱往背上一背,抱起了丁典的尸身,上岸便行,突然想起一事,回过身来,将小船用力向江心推去,只盼宝象遥遥望来,还道自己仍在船中,一路向下游追去。
狄云慌不择路的向南奔跑,只盼离开江边越远越好。奔得里许不由得叫一声苦,但见白茫茫一片水色,大江当前,原来长江竟也折而向南。狄云急忙转身,见右首有小小一座破庙,当即抱着丁典的尸身,走了过去,欲待推门入内,突然间膝间一软,坐倒在地,再也站不起来。原来他受伤后流血甚多,全身早已十分虚弱,划船再加上奔跑,实已筋疲力尽,半点力气也没有了。他挣扎了两次,无法坐直,只有斜靠在地下,呼呼喘气。但见天色渐暗,他心下稍慰,心想:“只消到得夜晚,宝象那恶僧总是不能找到咱们了。”这时丁典虽然已死,但他心中,仍然当他是亲密的伴侣一般。
他在庙外直躺了大半个时辰,力气渐复,这才挣扎着爬起,抱着丁典的尸身推门走进庙。只见那是一座小小的土地庙,泥塑的土地神矮小猥崽,形貌甚是滑稽。狄云伤败之余,虽然见到这泥塑木雕的小小神像,却也生出敬畏之意,恭恭敬敬的跪了下来,向那神像磕了几个头,心下便多了几分安慰之情。
他坐在神像座前,抱头望着丁典,所谓丧家之犬,惊弓之鸟,比之他此时的心情,都更是欢愉轻快百倍了。只是天色一点点的黑暗下来,他心中才渐渐多了几分平安。
× × ×
他躺在丁典的尸身之旁而卧,就像过去几年中,在那小小的牢房中那样。
没到半夜,天又下起雨来,淅淅沥沥的,一阵大,一阵小。狄云感到身上寒冷,缩成一团,靠到丁典身旁,突然之间,他碰到了丁典冷冰冰的肌肤,想到丁典已死,再也不能和自己说话,胸中悲苦,难以自胜。
忽然雨声之中,传来踢跶、踢跶的脚步声音,正是向土地庙走来。那脚步声践踏泥泞,却是行得极快。狄云吃了一惊,耳听得那人越走越近,忙将丁典的尸身往神坛底下一藏,自己缩身到了神龛后面。
那脚步声越近,狄云的心跳得越快,只听得呀的一声,庙门被人推开,跟着一人咒骂起来:“妈巴羔子的,这老贼不知逃到了那里,又下这等雨,淋得老子全身都湿了。”这声音半点不错,正是宝象,但他是出家之人,口骂“妈巴羔子的”已然不该,自称“老子”,更是荒唐。狄云于世务虽所知不多,但这几年来每日听丁典讲论江湖逸闻,也已不是昔年那么一个浑然无知的乡下少年,心想:“这宝象虽作僧人打扮,但吃荤杀人,绝无顾忌,多半是个凶悍之极的大盗。”
只听宝象口中的污言秽语越来越多,骂了一阵,腾的一声,便在神坛前坐倒,跟着瑟瑟有声,听得出他是将全身湿衣都脱了下来,到殿角去绞干了,搭在神坛边上,卧倒在地,不久鼾声即起,竟自睡熟了。狄云心想:“这恶僧脱得赤条条地,在神像之前大模大样的睡觉,岂不罪过?”又想:“我乘他不备,捡块大石砸死了他,他明天就不会害我了。”但他一来心地善良,不愿随便杀人,二来知道宝象的武功胜过自己十倍,若不能一击便将他砸死,只须他稍余还手之力,自己便会立时命丧于他手底。
这时狄云倘若从后院悄悄逃走,宝象定然不致知觉,但丁典的尸身是在神坛底下,他便是明知明朝必死,也是决计不肯舍之而去。耳听得庭中雨水点点滴滴,响个不住,心下彷徨无计,只盼明晨雨止,宝象离此他去。但听这雨声,显然是不会便歇。到得天明,宝象不肯冒雨湿衣出庙,自会在庙中东寻西找,自己便非给他发觉不可。
不过局面虽是如此,他心中还是存了侥幸之想:“说不定这雨到天亮时便止了,这恶僧急于追我,匆匆便出庙去。”忽然间想起一事:“他进来时破口大骂,说不知那‘老贼’逃到了那里。我年纪又不老,为什么叫我‘老贼’?难道他又在另外追一个老人?”便在这时,随手摸了摸腮边胡子,猛地醒悟:“啊,是了,我满头长发,满腮长须,数年不剃,旁人瞧来自然是个老人了。他骂我是‘老贼’,嘿嘿,骂我是‘老贼’!”
忽听得拍的一声响,宝象翻了个转身。他睡相极坏,一脚踢到了神坛底下,正好踢到了丁典的尸身。这等武功深湛之人,一察觉情势道异,立时便从梦中醒来,只道神坛底下伏有敌人,黑暗中也不知庙中有多少人埋伏,抢起身旁单刀,前后左右连砍六刀,教敌人欺不近身来,喝道:“是谁?妈巴羔子的,贼王八蛋!”连骂数声,不听有人答应,屏息不语,仍是不听见有人。这时狄云连气也不敢喘上一口,生怕被他知觉。
宝象黑暗中连使十五六路刀法,东西南北到处都砍遍了,正是“夜战八方式”,突然飞起一足,砰的一声,将神坛踢倒,一刀“秦王破阵”砍了下去,拍的一声轻响,混有骨骼碎裂之声,已砍中丁典尸体。
狄云耳中听得清清楚楚,宝像是在刀砍丁典。虽然丁典已死,早已无知无觉,但在狄云心中,那仍是他至敬至爱的义兄,这恶僧毁他的身体,狄云如何容得?
宝象一刀砍中丁典的尸身,不闻再有动静,黑暗之中,瞧不透半点端倪。他身边所携的火纸早在大雨中浸湿无用,要想点火来瞧个明白,实是无法可想。他慢慢一步又一步的向后倒退,将背心靠在墙上,以防敌人自后偷袭,然后倾听动静。
宝象如此提心吊胆,而狄云在恐惧之中,更夹着极大的愤怒。他初闻宝象刀砍丁典尸身,立时便想冲出去和这恶僧拚命,但这五年的牢狱折磨,已将这朴实卤莽的少年,变成了一个遇事想上几想的青年,只跨出一步,心中便想:“我冲出去和他厮拚,除了送掉自己性命,更无别样结果,丁大哥和凌小姐合葬的心愿,仍是不能达成,我如何对得起他?
这时两人之间隔了一道照壁,除了雨声淅沥,更无别样声息。
狄云知道只要自己呼吸之声稍重,立时便送了性命,只有将气息收得极为微细,缓缓吸进,缓缓呼出,脑海中却飞快的转着念头:“再过一个多时辰,天就明了。这恶僧见到丁大哥的尸体,必定大加糟蹋,以泄胸中恶气,那便如何是好?”他脑子本就算不得灵活,而要设法在宝象手下保全丁典的尸体,原是一个极大的难题。纵然是十分机智聪明之人,也未必便有妙策。他苦苦思索半天,当真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半点主意。他心中焦急万分,自怨自艾:“狄云啊狄云,你这笨家伙,自然是想不出主意。换了别个聪明能干之人,怎会如你这般无用。”惶急之下,伸手抓着头发,用力一扯,登时便扯下了六七根来。
欲知后事如何?请看下回分解。
柴房中的两个人兀自昏晕不醒,有一个人的脚步声音,却慢慢走近了柴房。
× × ×
狄云耳中听到浩浩的水声,脸上有冰凉的东西一滴滴溅上来,隐隐生疼,随即觉得身上很冷,很是虚弱。他脑子中一有知觉,立即双手扼紧,叫道:“我扼死你!我扼死你!”可是手掌中硬硼硼地,抓着的不再是万圭的项颈。跟着又发觉自己的身子在不住的摇晃,在不住的移动。他在惊惶中睁开眼来,眼前是黑沉沉地,只觉得一滴滴水珠打在他的脸上、手上、身上,原来是天在下大雨。
他身子仍是不住摇晃,胸口烦恶,只想呕了出来。忽然间,身旁有一艘船驶过,船上张了帆,那清清楚楚是一艘船。奇怪极了,怎么身旁会有一艘船?
他要坐起身来看个究竟,但全身虚弱得没有半点力气,只能仰天卧着,头顶有黑云飘动,总之,那不是在柴房之中。他心中突然转过了一个念头:“丁大哥呢?”一想到了丁典,身上蓦地里生出了一股力气,双手一按,便即坐了起来,身子跟着晃了几晃。
原来,他是处身在一艘小舟之中,那小舟正在江水滔滔的大江中顺流而下。那是在夜晚,天上都是黑云,正在下着大雨。狄云向南北两峰凝目望去,两边都黑沉沉地,他心中一片焦急,大叫:“丁大哥,丁大哥!”他知道丁典已经死了,但他的尸身万万不能失去。突然之间,他左足踢到软软的一件物事,低头一看,不由得惊喜交集,叫道:“丁大哥,你在这里!”张开双臂,抱住了他。原平丁典的尸身,便在船舱中他的足边。
狄云虚弱无力,连想也没力气想。他只觉喉干舌燥,便张开了口,让天空中落下来的雨点湿润他的嘴唇和舌头。这迷迷糊糊的似睡似醒,直至天色渐明,而大雨也渐渐止歇。
× × ×
他忽然见到自己大腿上有一大块布条缠着,定了定神,发觉那布条是包扎着伤口,跟着发觉手臂和肩头的两处伤口上,也都有布带裹住,鼻中隐隐闻到金创药的药气。一晚大雨,绷带都湿透了,但伤口已不再流血。“是谁给我包扎了伤口?如果这伤口不裹好,不用谁来杀我,单是流血便要了我的性命。”他心中突然间感到一阵难以忍耐的寂寞和凄凉:“这世上还有谁来关怀我、帮助我?丁大哥已经死了,更会有谁盼望我活着?会费心来替我裹伤?”他细看那几条绷带,包扎得极是匆忙,然而不是粗布,而是上佳的缎子,缎带的一边精细地镶着花边,另一边是撕口,显然,那是从衣衫上匆匆忙忙地撕下来的,那是女子的衣衫。
这会是戚师妹么?他心中怦然而动,胸口随即热了起来。他嘴角边露出了自嘲的苦笑:“她去叫丈夫来杀我,怎么又会替我裹伤?如果不是她去说的,我躲在柴房之中,万圭怎么会闯了进来?”可是自己明明是在一艘小舟之中,这小舟明明是在长江中飘流。不知这地方离江陵已有多远?无论如何,那是暂时脱离了险境,不会再受凌知府的追拿。“是谁给我裹了创伤?是谁将我放在这只小船之中?连丁大哥也一起来了?”他对自己的生死已并不如何关怀,但丁典的尸体也和他在一起,这事不能不令他感激。
他苦苦思索,想得头也痛了,始终没发觉半点端倪。他竭力想追忆过去一天中所发生的事,但想到万圭剑砍丁典,自己竭力扼他咽喉之后,再也想不下去了。以后的事情,自己全然无法知道。
他一侧头间,额角撞向了一包硬硬的东西,那是用一块绸布包袱包着的。狄云心中一喜,心想这包袱之中,一定有线索可寻,颤抖着双手打了开来,只见里面是五六锭碎银子,一共是三十来两。此外是四件女子的首饰:一朵珠花、一只金镯、一个金项圈、一只宝石戒指。另外是一条小孩子颈中所挂的金锁片,锁片上的金链是给人匆匆忙忙地拉断的,链子断处还钩上了一小片衣衫的碎片,显然,那是临时从小孩颈中扯了下来,倒像是盗贼拦路打劫而来一般。
金锁片上刻着“德容双茂”四个字。狄云没读过多少书,不懂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,心想:“大概这是那小孩子的名字。”
他拨弄着这四件首饰,比之适才未打开那包袱时,心中更多了几分胡涂:“这些银子和首饰,自然是搭救我的那人给的,以便小舟靠了岸后。我会有钱买饭吃。可是,到底是谁给的呢?这些首饰不是戚师妹的,我可从来没见她戴过。”
浩浩江水,送着这一叶小舟顺流而下。这一天中狄云既不觉饥饿,亦不感困倦,只是苦苦思索:“是谁给我包扎了伤口?是谁赠给我这些银两首饰?”
长江在荆州下游、湘鄂之间曲曲折折,流动不快,那小舟在水面上也是这么缓缓飘行。眼见长江两岸,一个个城市、一个个小镇从舟旁经过,从上游来的船只,有帆有橹,一艘艘的越过了他。从下游逆水而上的船只,弓腰曲背的牵夫,一艘艘的拉了上去。这些船的人经过那艘小舟时,对狄云长须长发、满脸血污的形貌,都投以好奇或惊讶的眼色。
将近傍晚时分,狄云终于觉得饿了,肚子里咕咕的响个不停。他坐起身来,拿起一块船板,将小舟慢慢划向北岸,想向小饭店中买些饭吃。偏生这一带甚是荒凉。
小舟顺江转了个弯,只见柳荫下系着三艘渔船,船上炊烟升起。狄云的小舟驶近渔船时,只听见船梢上锅子中煮鱼之声吱吱直响,香气直送过来。狄云一闻到鱼香,肚子更加饿了,将座舟杪将过去,向船梢上的老渔人道:“打鱼的老伯,能卖一尾鱼给我吃吗?”那老渔人见他形貌凶恶,心中害怕,本是不愿,却也不敢拒绝,便道:“是,是!”将一尾煮得甚香的青鱼,盛在碗中,隔船送了过去。
狄云道:“若有白饭,益发买一碗吃。”那老渔人道:“是,是!”又盛了一大碗糙米饭给他。江边打鱼之人日子过得很苦,糙米饭中混了一大半番薯、高粱。狄云本是贫苦出身,在牢狱中吃的更是粗糟,饥饿之下,三扒两拨,便将一大碗吃光了。正待开口再要,忽听得岸上一个嘶哑的声音说道:“渔家!有大鱼拿几条上来。”狄云侧头一看,只见是个极高极瘦的和尚,两眼甚大,湛湛有光。狄云登时心中打了个突,记得这是那晚到牢狱中来和丁典为难的五僧之一,想了一想,记起丁典说过他的名字,叫做宝象。那晚丁典以“神照经”上的奇妙内功,力毙两僧,却有三僧见机逃走,这宝象便是其中之一了。
狄云一认出宝象,再也不敢向他多看一眼。丁典曾说这几个和尚武功了得,连丁典自己,当时也未必有制胜把握。他知道只要这宝象和尚发觉了丁典的尸身,那是非向狄云下手不可。
狄云双手捧着饭碗,饶是他并非胆小怕死之辈,却也忍不住一颗心怦怦乱跳,手臂也禁不住微微发抖,心中不住说:“别发抖,别发抖,露出了马脚,那可糟糕!”可是越想镇定,越是是管不住自己。
只听那老渔人道:“今日打的鱼都卖了,没鱼啦。”宝象怒道:“谁说没鱼?我饿得慌了,快弄几条来!没大鱼,小的也成。”那老渔人道:“真的没有!我有鱼,你有银子,干么不卖?”说着提起鱼篓,翻过来一倒,篓底向天,篓中果然无鱼。宝象已十分饥饿,见狄云身旁一条煮熟的大鱼,还只吃了一条尾巴,便叫:“兀那汉子,你那里有鱼没有?”
狄云心中慌乱,见他向自己说话,只道他已认出了自己的本来面目,更不打话,举起船板,往江边的柳树根上用力一推,那小舟便向江中荡了出去。
宝象怒道:“贼汉子,我问你有鱼没有,干么做贼心虚,便即逃去?”狄云虽非作贼,却是当真心虚,听他破口大骂,更是害怕,用力划动船板,将小舟荡向江心。宝象从岸旁拾起一块石头,呼的一声,用力向狄云掷去。狄云内力虽失,武功不忘,见那石头来得迅捷,若是给打在身上,势必送命,当即矮身一蹲,但听得风声劲急,石头从头顶掠过,卜通一响,掉入了江中,水花溅得老高,显然他手力甚是厉害。
宝象见狄云躲避石头的身法干净利落,俨然是练家子模样,决不是寻常的渔人船夫,心下更加起疑,喝道:“快回来,否则,我要了你的性命!”
狄云那去理他,拚命的用力划船。宝象蹲低身子,右手拾起一块石头,便即掷出,跟着左手又掷一块。狄云手上划船,全神贯注的瞧着石块的来路。第一块侧身避过,第二块来得极低,贴着船身平平飞到,当即身子平卧,躺在舱底。这其间只是寸许之差,眼前只见黑越越的一块东西急速飞过,厉风刮得鼻子和脸颊隐隐疼。他刚一坐起,第四块石头又到,拍的一响,打在船头,登时木屑纷飞,船头上缺了一块。
宝象见狄云闪避的身手甚是伶俐,那小船顺着江水飘行,越来越远,心想:“常言道:射人先射马。”当即呼呼两块石子,都掷向小船。他若是一出手便即掷船,那小小一艘木船,立时便会洞穿沉没,但这时相距已远,接连几块石头虽都打在船上,却只打碎一些船舷、船板而已。
宝象性子极是暴躁,见狄云避过自己所掷的石头,已是狂怒,远远见到江风吹拂,狄云的乱须长发不住飞舞,猛地想起一个人来:“这人倒似个越狱的囚徒。丁典在荆州城越狱逃走,江湖上传得沸沸扬扬,说不定从这囚徙身上,倒可打听到丁典的一些踪迹。”想到此处,贪念大起,怒火却熄,叫道:“渔家,渔家,快划我去追上他。”
不料柳树下的那三艘渔船见他飞石打人,举止甚是悍恶,早已悄悄解缆,顺流而下。宝象连连呼喊,却那有谁肯回来载他?宝象呼呼呼的掷出几个石头,第二块砰的一声,打在一名渔人头上。那渔人登时脑浆迸裂,倒撞入江,船上其余的人吓得魂飞魄散,划得更加快了。
宝象沿着江岸,追赶狄云,他快步奔跑之下,竟然比狄云所坐的小船要迅速得多。宝像是在长江北岸追赶,狄云不住划船斜向南岸。宝象虽是赶过了他的头,但和小船仍是越离越远。狄云心想:“若是给他在岸边找到了一艘船,逼着梢公前来赶我,那就难以逃脱他的毒手。”惶急之中,只有喃喃祷祝:“丁大哥,丁大哥,你死而有灵,叫这恶和尚找不到船只。”
长江中上上下下的船只甚多,幸好沿北岸数里,均无船只停泊。狄云出尽平生之力,将小船划到了南岸,这一带江面虽然不宽,但树木遮掩,宝象已望不进来,于是将那小包袱往背上一背,抱起了丁典的尸身,上岸便行,突然想起一事,回过身来,将小船用力向江心推去,只盼宝象遥遥望来,还道自己仍在船中,一路向下游追去。
狄云慌不择路的向南奔跑,只盼离开江边越远越好。奔得里许不由得叫一声苦,但见白茫茫一片水色,大江当前,原来长江竟也折而向南。狄云急忙转身,见右首有小小一座破庙,当即抱着丁典的尸身,走了过去,欲待推门入内,突然间膝间一软,坐倒在地,再也站不起来。原来他受伤后流血甚多,全身早已十分虚弱,划船再加上奔跑,实已筋疲力尽,半点力气也没有了。他挣扎了两次,无法坐直,只有斜靠在地下,呼呼喘气。但见天色渐暗,他心下稍慰,心想:“只消到得夜晚,宝象那恶僧总是不能找到咱们了。”这时丁典虽然已死,但他心中,仍然当他是亲密的伴侣一般。
他在庙外直躺了大半个时辰,力气渐复,这才挣扎着爬起,抱着丁典的尸身推门走进庙。只见那是一座小小的土地庙,泥塑的土地神矮小猥崽,形貌甚是滑稽。狄云伤败之余,虽然见到这泥塑木雕的小小神像,却也生出敬畏之意,恭恭敬敬的跪了下来,向那神像磕了几个头,心下便多了几分安慰之情。
他坐在神像座前,抱头望着丁典,所谓丧家之犬,惊弓之鸟,比之他此时的心情,都更是欢愉轻快百倍了。只是天色一点点的黑暗下来,他心中才渐渐多了几分平安。
× × ×
他躺在丁典的尸身之旁而卧,就像过去几年中,在那小小的牢房中那样。
没到半夜,天又下起雨来,淅淅沥沥的,一阵大,一阵小。狄云感到身上寒冷,缩成一团,靠到丁典身旁,突然之间,他碰到了丁典冷冰冰的肌肤,想到丁典已死,再也不能和自己说话,胸中悲苦,难以自胜。
忽然雨声之中,传来踢跶、踢跶的脚步声音,正是向土地庙走来。那脚步声践踏泥泞,却是行得极快。狄云吃了一惊,耳听得那人越走越近,忙将丁典的尸身往神坛底下一藏,自己缩身到了神龛后面。
那脚步声越近,狄云的心跳得越快,只听得呀的一声,庙门被人推开,跟着一人咒骂起来:“妈巴羔子的,这老贼不知逃到了那里,又下这等雨,淋得老子全身都湿了。”这声音半点不错,正是宝象,但他是出家之人,口骂“妈巴羔子的”已然不该,自称“老子”,更是荒唐。狄云于世务虽所知不多,但这几年来每日听丁典讲论江湖逸闻,也已不是昔年那么一个浑然无知的乡下少年,心想:“这宝象虽作僧人打扮,但吃荤杀人,绝无顾忌,多半是个凶悍之极的大盗。”
只听宝象口中的污言秽语越来越多,骂了一阵,腾的一声,便在神坛前坐倒,跟着瑟瑟有声,听得出他是将全身湿衣都脱了下来,到殿角去绞干了,搭在神坛边上,卧倒在地,不久鼾声即起,竟自睡熟了。狄云心想:“这恶僧脱得赤条条地,在神像之前大模大样的睡觉,岂不罪过?”又想:“我乘他不备,捡块大石砸死了他,他明天就不会害我了。”但他一来心地善良,不愿随便杀人,二来知道宝象的武功胜过自己十倍,若不能一击便将他砸死,只须他稍余还手之力,自己便会立时命丧于他手底。
这时狄云倘若从后院悄悄逃走,宝象定然不致知觉,但丁典的尸身是在神坛底下,他便是明知明朝必死,也是决计不肯舍之而去。耳听得庭中雨水点点滴滴,响个不住,心下彷徨无计,只盼明晨雨止,宝象离此他去。但听这雨声,显然是不会便歇。到得天明,宝象不肯冒雨湿衣出庙,自会在庙中东寻西找,自己便非给他发觉不可。
不过局面虽是如此,他心中还是存了侥幸之想:“说不定这雨到天亮时便止了,这恶僧急于追我,匆匆便出庙去。”忽然间想起一事:“他进来时破口大骂,说不知那‘老贼’逃到了那里。我年纪又不老,为什么叫我‘老贼’?难道他又在另外追一个老人?”便在这时,随手摸了摸腮边胡子,猛地醒悟:“啊,是了,我满头长发,满腮长须,数年不剃,旁人瞧来自然是个老人了。他骂我是‘老贼’,嘿嘿,骂我是‘老贼’!”
忽听得拍的一声响,宝象翻了个转身。他睡相极坏,一脚踢到了神坛底下,正好踢到了丁典的尸身。这等武功深湛之人,一察觉情势道异,立时便从梦中醒来,只道神坛底下伏有敌人,黑暗中也不知庙中有多少人埋伏,抢起身旁单刀,前后左右连砍六刀,教敌人欺不近身来,喝道:“是谁?妈巴羔子的,贼王八蛋!”连骂数声,不听有人答应,屏息不语,仍是不听见有人。这时狄云连气也不敢喘上一口,生怕被他知觉。
宝象黑暗中连使十五六路刀法,东西南北到处都砍遍了,正是“夜战八方式”,突然飞起一足,砰的一声,将神坛踢倒,一刀“秦王破阵”砍了下去,拍的一声轻响,混有骨骼碎裂之声,已砍中丁典尸体。
狄云耳中听得清清楚楚,宝像是在刀砍丁典。虽然丁典已死,早已无知无觉,但在狄云心中,那仍是他至敬至爱的义兄,这恶僧毁他的身体,狄云如何容得?
宝象一刀砍中丁典的尸身,不闻再有动静,黑暗之中,瞧不透半点端倪。他身边所携的火纸早在大雨中浸湿无用,要想点火来瞧个明白,实是无法可想。他慢慢一步又一步的向后倒退,将背心靠在墙上,以防敌人自后偷袭,然后倾听动静。
宝象如此提心吊胆,而狄云在恐惧之中,更夹着极大的愤怒。他初闻宝象刀砍丁典尸身,立时便想冲出去和这恶僧拚命,但这五年的牢狱折磨,已将这朴实卤莽的少年,变成了一个遇事想上几想的青年,只跨出一步,心中便想:“我冲出去和他厮拚,除了送掉自己性命,更无别样结果,丁大哥和凌小姐合葬的心愿,仍是不能达成,我如何对得起他?
这时两人之间隔了一道照壁,除了雨声淅沥,更无别样声息。
狄云知道只要自己呼吸之声稍重,立时便送了性命,只有将气息收得极为微细,缓缓吸进,缓缓呼出,脑海中却飞快的转着念头:“再过一个多时辰,天就明了。这恶僧见到丁大哥的尸体,必定大加糟蹋,以泄胸中恶气,那便如何是好?”他脑子本就算不得灵活,而要设法在宝象手下保全丁典的尸体,原是一个极大的难题。纵然是十分机智聪明之人,也未必便有妙策。他苦苦思索半天,当真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半点主意。他心中焦急万分,自怨自艾:“狄云啊狄云,你这笨家伙,自然是想不出主意。换了别个聪明能干之人,怎会如你这般无用。”惶急之下,伸手抓着头发,用力一扯,登时便扯下了六七根来。
欲知后事如何?请看下回分解。
相关热词搜索:素心剑
评论排行
- ·金庸《鹿鼎记》TXT电子书下载(3)
- ·金庸笔下十大恶毒女人(1)
- ·越女剑(1)
- ·第01章 危邦行蜀道,乱世坏长城(1)
- ·金庸痛心陈祖德离世,巨型花篮别“恩师”(1)
- ·第01章 灭门(1)
- ·古代社会中的镖师究竟是什么样子?(1)
- ·第02章 聆秘(1)
- ·第11章 聚气(1)
- ·金庸笔下第一女高手(1)
- ·第14章 当道时见中山狼(1)
- ·《新天龙八部》首曝片花,打造魔幻武侠...(0)